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儿科发展遇阻 风险大 效益低

儿科发展遇阻 风险大 效益低

时间: 2013-03-18 16:18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南京市民郑先生带孩子到南京儿童医院就诊,没想到春节刚过这里就人满为患,排了一个多小时队才看上医生;医生说得住院,而且至少得等一周才轮上。

摘要:

  近日,南京市民郑先生带孩子到南京儿童医院就诊,没想到春节刚过这里就人满为患,排了一个多小时队才看上医生;医生说得住院,而且至少得等一周才轮上。郑先生到其它几家综合性医院,可对方要么没有儿科,要么说这个病看不了,只好回儿童医院等待。

  南京市儿童医院黄松明院长告诉记者,医院近几年急诊量猛增,医生却没增加,医院引进的儿科医生不容易留得住,改行、跳槽的比较多。黄松明说,“一名门诊医生一上午通常得看八九十号病人,平均5分钟得看完一个,否则根本忙不完。上周一个晚上,8名值班医生接诊了1134位小病人。”

  农工党江苏省委曾对我省部分市、县、乡镇各级儿科医师的建制、分布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全省1700多万少年儿童,有执业资格的儿科医师仅3784人,过去3年每年新增儿科医师不足200名。这意味着每位儿科医生要“管”近5000名儿童,而成人每个医生对应588人,两者相差约9倍。在南京,除了南京儿童医院外,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南医二附院、省人民医院等都有儿科,但除了南医二附院儿科有50多名儿科医生外,其它医院儿科规模都非常小,有的近几年甚至还不断萎缩,只留儿科门诊而没有病房。综合性大医院为何不愿意大力发展儿科?

  “因为儿科风险太大,易惹医患纠纷。” 南京中大医院刘乃丰院长说,孩子生病说不清楚哪儿不舒服,又不配合医生检查,易误诊,儿科医生压力特别大。此外,儿科与大内科外科相比,属于小科室,相对而言在科研、论文方面不易出成果,许多医院从专病专治角度考虑,也不愿意发展儿科,来了小病人都往儿童医院推。

  据了解,儿科经济效益低,也是综合性大医院不愿意发展儿科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病人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用药少、检查少,痊愈得快,其次多是感冒发烧等小毛病,住院时间也短,但儿科投入却比其它科室大得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级大医院院长告诉记者,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儿科收入不及其它科室的30%,医护人员的奖金也是最低的,有时还要靠其它科室“救济”。就拿南京市儿童医院来说,该院去年门急诊量达171万人次,住院达5.5万人次,总收入只有7.7亿多元,而一家门急诊量、住院量不及该院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去年收入超过15亿元。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系教授、南医二附院副院长甘卫华说,因为执业环境不太好、压力大,近几年愿意学儿科的学生越来越少,有的即使选了儿科专业,毕业后当儿医的也不多。近5年来,她带了30多位儿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但超过2/3毕业后改到成人专科、跳槽或出国。

  儿科医生奇缺,已引起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重视,目前我省正在制订《江苏儿童医疗发展规划》。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会长、苏州儿童医院院长冯星认为,培养儿科医生、发展儿科医疗事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卫生主管部门在制订卫生事业规划时,应充分认识到儿科诊疗的规律和现状,关注儿科医生付出的艰辛以及所承担的风险,制订培养儿科医生的长远规划;在待遇方面也应采取措施,适当向儿科医生倾斜;此外,还应重视儿童保健类服务价格、健康教育人力价值,适当提高儿科诊疗费,提高部分可由财政支出或由医保支付,不致增加病人家属负担。多措并举,才能改变当下儿科医疗的尴尬状况。

  求医小链接:

  儿科医生培养难收入少 儿科就诊冰火两重天

  近日来,关于“国内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的传闻甚嚣尘上。儿童看病难真的是因为儿科医生缺乏吗?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儿科人才失衡仅仅是表面现象,儿科的就诊失衡才是其根本原因。

  患者来的少、医生收入低、医院不重视,综合性医院儿科愈发成为鸡肋——没有患者,医生医术无法提升,医术不精,患者更加减少;另一方面,儿科医院的专家天天忙着出诊,根本没时间带年轻医生,年轻医生看不到病人,又没法提高。儿童看病正在陷入一个怪圈。业内人士担忧,若干年后,家长在家门口医院给孩子看病将不复存在,而专科医院的专家数量也将大幅减少。

相关标签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