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将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根据哈尔滨市规划,到2015年,该市城市社区将全部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工作者和养老服务**者将与辖区内空巢、独居老年人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结成对子。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将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届时,该市90%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自主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在社区帮助下居家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哈尔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会议上获悉的信息。
对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户”老人,该市还将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方式,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将对入住养老机构人员的补贴范围扩大到年满65周岁、城区低收入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将城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扩大到65周岁以上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独居及空巢老年人。该市郊区农村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及重度残疾的独居老年人,由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年龄范围从70周岁调整为 60周岁,对低保家庭中80周岁以上高龄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护理补贴。
该市要求,2015年,哈尔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要达到5.1万张,公建与社会力量建的养老机构床位数比达到37左右,养护型和医护型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届时,该市对农村“五保户”对象的集中供养能力将达到70%以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达万人以上,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超过70%。
求医小科普:
五保户
“五保户”常见于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不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四)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城市三无老人
三无老人是指城镇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或扶养能力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