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湖南省儿童医院获悉,近期收治的药物性肝功能损伤病例中,有不少患儿是过量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药物致病。
记者从湖南省儿童医院获悉,近期收治的药物性肝功能损伤病例中,有不少患儿是过量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药物致病。
专家提醒,很多非处方药物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多种感冒药滥用易出现“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摄入,从而导致患儿肝损伤。
近日,2岁半的小女孩依依(化名)服用感冒药后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被送入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
医院肝病中心医生介绍,依依妈妈给孩子同时服用了“一休”口服液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还用了“退热栓”,这三种药物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医生说,“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解热、镇痛药。该药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大剂量使用可逐渐耗竭体内谷胱甘肽,导致肝中毒。一些家长在自行给孩子喂药时,没有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摄入。近期,类似肝损害病例有所增加。
医生提醒,一般儿童发热不超过38.5°C时,可考虑暂不服用退热药物,而使用温水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方法;超过38.5°C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如使用家庭自备药物,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如孩子患有特殊疾病或存在相关药物禁忌症,应严格遵循医嘱。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