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应尽快明确网络虚假医疗广告的法律界定,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增强门户网站和行业协会的自我审查,让“网络黑药店”无所遁形。
近年来,药品行业盛行,同时也随着电商时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药店的火爆,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它是治病救人的希望,跟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它的储存方法、药材含量、运输条件等都有严格规定,任何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据报道,用不同电脑点击新浪、搜狐门户网站首页的医药信息,弹出的网页不同:若使用办公电脑,弹出的是正常网页;若使用私人电脑,弹出的是充斥着虚假医药广告的“网络黑药店”。
不少网民称,药品安全无小事。“网络黑药店”之所以屡禁不绝,源于法律和监管缺失。为此,应尽快明确网络虚假医疗广告的法律界定,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增强门户网站和行业协会的自我审查,让“网络黑药店”无所遁形。
“网络黑药店”害人不浅
有网民用办公电脑点击新浪首页上的“【痛风-风湿】-医学大绝招”链接,跳出的是康路网;而用个人电脑点击后,则跳出了“国内医学科学院风湿骨病研究总院”的网页。该网页宣称“卫生部、商务部、食药监局联合督办”,其专家团队包括中科院院士刘启华等,研制的是“全球单独彻底治愈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的“重大发明”。而国内科学院的网站查询不到名为“刘启华”的院士,网站提供验证链接网页也是假冒的。
网民“盛会”指出,由于药品的特殊性,消费者网购时很难确定药品质量和真假,也难以得到医药师指导,多数凭借网络宣传来选择,网络售药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而网上黑药店更是利用了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使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
应下“猛药”治理
有网民称,药品安全无小事,假药猛于虎。可以说,药品安全和食品安全一样,连着千家万户,影响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网上售药,不是简单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普通买卖,公权力不能缺位,应下“猛药”治理。
网民“张烈忠”说,要对网上“黑药店”顽症,做到既治标又治本。可借鉴“扫黄打非”方面成功经验,成立相应治理协调机构,凝聚药品监督、工商管理、公安网监、信息安全管理、司法等部门的合力,改变互相推诿、互不配合的局面,形成高压打击态势。
网民“盛会”也认为,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网上药店的行为,严把市场准入关,在保证互联网药品信息及交易药品来源真实合法同时,要加强过程控制,以网上药店的交易过程和配送过程为重点,规范网上药店的经营流程。对违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药品的网站,除予以曝光外,还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