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优秀发布 > 9亿国人不知道二手烟危害 控烟之路任重道远

9亿国人不知道二手烟危害 控烟之路任重道远

时间: 2013-05-31 10:27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吸烟的危害,你知道多少?烟草业的营销真相,你了解多少? “我要告诉你,因为我爱你!”国内控烟协会会长、优秀的肝脏外科专家黄洁夫在发言中引用的宣传册上的一句话给人印象深刻。

摘要:

我国主要城市控烟进程一览

  北京控烟条例年内完成论证
  单位设有控烟监督员、控烟奖惩将列入个人绩效考核。5月28号,记者从北京市爱卫办的世界无烟日活动上获悉,北京市正式启动无烟机关创建工作。同时,《北京市控烟条例》最快于今年内完成立项论证,明年通过审核。

\

  目前,原计划首批创建100家机关单位,截至目前共有170多家机关单位报名参加,其国内家级机关单位56家,如工信部等,市区级114家。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赵春惠透露,2013年4月,北京市人大召开《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立项论证协调会,正式启动政府立法程序。目前立法的各项论证、调研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完成立项论证,2014年通过审核。

  香港控烟立法循序渐进凝共识 一次修法酝酿10年

  2012年,控烟督察共收到约18000宗有关吸烟的投诉,进行了逾26000次巡查,发出超过8000张有关吸烟罪行的定额罚款通知书及约180张传票。不过,仍有市民投诉说控烟办人手不足、控烟督察未能及时到场处理市民投诉。

  30年前的香港,室内室外,吸烟行为都十分常见;30年后的今天,香港的室内,就连酒吧、麻将会所和夜总会等场所都难见烟雾缭绕。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付华伶认为,香港控烟的成功经验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上的,定义明晰、实际可操作的控烟法例,给控烟执法带来便利。循序渐进、凝聚社会共识的立法过程,是香港控烟法例有效执行的基础。

  从1982年颁布《吸烟(公共卫生)条例》开始,香港控烟法例经过多次修订,法定禁烟区不断拓展。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主席刘文文表示,表面上来看,这是法律修订完善的过程,实际上蕴含了大量控烟宣传教育。以2007年扩大法定禁烟区,将所有食肆、室内工作室及多个公众场所均订为法定禁烟区为例,立法前的酝酿筹备期长达10年。

  上海:拟适当扩大控烟场所的范围

  上海市健康促进办副主任李忠阳介绍,自《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以来,上海的吸烟率已从最初的37%降低到18%,劝阻率从19.1%至目前稳定于47%。去年192家单位 101人因吸烟被处罚。今年上海还将打造100家无烟机关。根据健促委的相关调查,9成网民希望上海能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在“上海室内全面无烟立法可行性研究专题研讨会”上,市人大相关部门介绍了《条例》实施评估情况,并强调在完善现行控烟法规中,需更加明确三方面内容,包括要进一步明确吸烟与非吸烟区的范围限制;要简化执法过程;要适当扩大控烟场所范围,一些室内场所要明确设为控烟场所。

  天津:加大执法力度 全面落实控烟规定

  5月24日上午,天津市举行《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周年大会暨世界无烟日主题活动,总结交流本市一年来的控烟工作,向公众宣传烟草烟雾危害,加大《条例》实施力度,进一步推动控烟监督执法。会上,天津违法吸烟行为“随手拍”活动正式启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苟利军出席大会,并为本市体操运动员董震、电视台主持人马艳和歌舞剧院歌唱演员张鹤颁发了“天津市控烟形象大使”聘书。副市长曹小红出席大会并讲话。

  随着2012年出台并实施《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本市控烟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逐渐为更多群众所接受。但本市控烟工作仍面临很大困难和挑战,餐馆、网吧等重点公共场所违法吸烟现象还较为严重,公共场所负责人依法履行控烟职责的意识还有待提升,广大群众的控烟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控烟监督执法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曹小红强调,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辖区、本系统控烟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控烟工作长期、稳定、有效开展。要进一步加大控烟监督执法力度,全面落实控烟条例各项规定,确保控烟监督执法职责落到实处。要继续深化控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引导市民自觉遵守《条例》,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相关标签
二手烟
控烟
危害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