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我国丙肝患病人数逐年上升 防治还需从日常生活做起

我国丙肝患病人数逐年上升 防治还需从日常生活做起

时间: 2016-07-27 10:15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娜娜

明天就是世界肝炎日了,据悉,今年的主题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动”。近年来,随着丙肝患病人数的持续上升,人们对这一疾病的关注也越发多了起来。

摘要:

  明天就是世界肝炎日了,据悉,今年的主题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动”。近年来,随着丙肝患病人数的持续上升,人们对这一疾病的关注也越发多了起来。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统计数据,全球丙肝抗体阳性率约为3%,约1.5亿人感染了丙肝病毒,而我国丙肝病毒感染人数估计近1500万人。

  “从报告病例的增长速度来看,丙肝已超过了乙肝,但95%的丙肝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受到感染。”肝病科专家表示,由于急性丙肝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而急性丙肝的慢性化率可达到55%~85%,许多丙肝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如肝硬化或肝癌。因此,丙肝往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而防治丙肝的要务是要提高全民认识,尽早筛查。

  我国慢性丙肝存在“三低”高危人群易“中招”

  与“家喻户晓”的乙肝相比,丙肝“默默无闻”,存在“三低”现象,即认知率低、诊断率低和治疗率低。据国内肝炎防控基金会近年进行的一项公众调查显示,只有38%的人听说过丙肝,远低于对甲肝(91%)和乙肝(95%)的知晓度,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不知道丙肝是可以治愈的。专家对此分析:“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防治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常规体检时一般只查乙肝,不查丙肝。大多数的慢性丙肝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发展晚期,如肝硬化或肝癌。有专家报道,目前只有不到2%的慢性丙肝确诊患者接受了基于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

  事实上,丙型患者即使体检结果显示肝功能正常,不进行抗病毒治疗清除病毒的话,病情依然是进展的。因此,临床应重视对丙肝的筛查,主要是筛查丙肝抗体,如果抗体为阳性,应及时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以确认目前是否仍存在丙肝病毒。专家指出,丙肝和乙肝的传播途径基本一样,即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血液传播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共用针具静脉注射违禁物;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等均可导致经血传播。“现在年轻人喜欢纹身和穿耳孔,殊不知这些方式均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为此,专家提醒:九大高危人群应重视丙肝的筛查:即有输血或血制品史者,尤其是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反复血液透析者;**者中共用非一次性注射器者;静脉内注射违禁物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丙肝感染者所生的孩子;不洁性行为者;与丙肝感染者共用剃刀、牙刷者;未经严格消毒而镶牙、补牙、文身、文眉、穿耳洞者,应做到半年或一年一筛查。

  “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优化和人们防范意识的增强,通过临床筛查出的丙肝患者越来越多,这导致丙肝的报告人数迅速增长。”专家说,“但是,报告病例数增加并不能代表新感染人数增加,现在检查并报告的丙肝病例相当一部分是之前感染的病例。

  丙肝重在及时规范治疗

  尽管丙肝发病隐蔽可怕,但其也有自身的“个性”——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即抗病毒治疗有效,且在停药后第12周和24周仍检测不到丙肝病毒,称为12周和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即为临床治愈。“很多患者为求速效,听信偏方,接受了错误、无用的治疗,导致丧失较好治疗时机,甚至使病情恶化。”专家说,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仍是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过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近80%的患者可获得临床较好的治愈效果。

  专家指出,“近几年,国际上研制出多种针对丙肝的口服抗病毒药物,称为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包括一些蛋白酶遏制剂或聚合酶遏制剂,可使97%以上的初治患者获得较好临床治愈效果。目前,部分DAAs已在我国完成三期临床试验,不久将获批应用于临床,丙肝患者将会有更多的治疗选择。”

  丙肝无有效疫苗 防治还需从日常生活做起

  由于缺乏有效疫苗,相对乙肝而言,预防丙肝更需依靠对患者的筛查、治疗和人们的行为自控。“较好的保肝之道还在日常预防。”专家指出,首先,应拒绝违禁物,不共用针具注射违禁物。其次,生病时尽量到正规医院就医,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严格消毒。最后,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在不安全的地方纹身、纹眉、纹眼线、扎耳洞等。如果家庭成员或者朋友得了丙肝,不用太紧张,只要不共用牙刷、牙杯、剃须刀等卫生用具,是不会被传染的。

  此外,专家提醒,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丙肝患者,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均不会传播丙肝病毒。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也都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相关阅读:

丙肝病因


丙肝症状


丙肝怎么办


丙肝疾病诊断

丙肝治疗方法

相关标签
丙肝
病毒性肝炎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昔日90后减肥达人体重剧烈反弹 深陷
昔日90后减肥达人体重剧烈反弹 深陷减肥怪圈

曾经在《减出我人生》拼搏100天,体重从227斤减为134斤的王子墨,竟然在7月2...[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