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家渐渐开始懂得健康的身体是生活、事业的最基础保障。中医深入人心,很多朋友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后,常会选...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家渐渐开始懂得健康的身体是生活、事业的最基础保障。中医深入人心,很多朋友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后,常会选择中医按摩的方法来缓解,但其实中医按摩手法讲究很多,并不是适用于每个人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4种我们身边的养生神器,让你轻轻松松预防疾病。
1、电吹风
中医讲“寒者热之”,哪些地方受了寒、感觉疼痛,就可以用电吹风来吹一吹,用热风来缓解疼痛。电吹风最常用于缓解落枕、肩膀受凉、痛经等不适。吹之前建议用手试好温度,对准不适部位吹5~10分钟。痛经者还可以切一片生姜放在肚脐处,然后再用电吹风吹,可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
2、梳子
(1)梳脖颈,防感冒:感冒初期一般项背部会感觉酸紧疼痛。颈后有个大椎穴(低头时,颈后最高隆起骨骼的下方凹陷处),是阳气最盛的地方,梳理此处可以祛风散寒、清热解表,缓解初期感冒。一般每次5~10分钟,以颈后部感觉发热为宜。
(2)梳腹部,调肠胃:我们腹腔里面柔软的器官是比较多的,所以小编建议大家用梳子背绕肚脐进行顺时针转圈梳,这个小动作能够促进我们肠胃的蠕动,预防便秘。腹泻的人也可用梳角点揉中脘穴和天枢穴,进行调节肠胃。
(3)梳双乳,散瘀血:乳房周围有很多经络和穴位,若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则易患乳腺增生、结节等疾病。用梳子施加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缓解胸部不适。具体方法是:在乳房处涂少许乳液,然后将梳子(较好是玉梳)与胸部保持45度角,从乳房根部缓缓梳向乳头,力度柔和,以感觉舒适为宜,每次5~10分钟即可;若有结节、肿块,可用梳背在局部进行按揉。梳之前还可取赤芍20克、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水煎后用毛巾蘸药汁热敷,加强活血化瘀、清热散结的功效。
3、勺子
(1)点眼周,可明目:劳累时可用勺柄逐一点揉眼周的睛明穴(内眼角)、攒竹穴(眉头)、鱼腰穴(眉毛中间)、太阳穴(外眼角)、四白穴(眼下),每个穴位1~2分钟,有舒缓疲劳、明目之效。
(2)刮后背,可泻火:居家可用勺体代替刮痧板来进行刮痧。上火的人可先在背部涂少许刮痧油,然后用勺体轻轻刮后背肌肉丰厚处,疏通督脉和膀胱经,起到行气活血、祛火的功效。
4、擀面杖
(1)敲腘窝,强腰背:中医认为“腰背委中求”,也就是说我们腰背部如果疼痛的话都能够通过敲委中穴来缓解甚至治愈。这个方法是,我们正坐在椅子上面,让膝盖稍微弯一点,然后再用擀面杖从后侧横向轻轻敲击膝盖窝,每次的时间大概是10分钟的样子。
(2)滚涌泉,延寿命:此法本应借助中医的药碾子,但药碾子现在已不多见,可用擀面杖替代。将它放在地板上,双脚稍用力踩在上面前后滚动,模仿老药工碾药的动作,可以有效刺激脚心的涌泉穴,起到强本固肾、延年益寿的作用。足跟痛者还可在脚跟处滚一滚,刺激局部痛阈,使痛阈提高,缓解疼痛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