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瘢痕疙瘩为何容易感染如何去除

瘢痕疙瘩为何容易感染如何去除

时间: 2014-12-17 10:40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人皮肤上有一种特殊的结构,被称为皮脂腺。它的作用是源源不断地形成油脂并均匀地涂到皮肤表面,使皮肤保持光滑温润。

摘要:

  我们人体健康的皮肤是非常光滑的,但是现在有着很多人都面临这皮肤瘢痕的困扰。不仅不不美观,还有可能会继发感染,反复发作。一定要合理的用药,注意日常的防护,才能有效控制。

  瘢痕疙瘩为何容易感染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功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以致过度增生的结果。表现为隆出正常皮肤,形状不一,色红质硬的良性肿块。瘢痕疙瘩继发感染的形成,和很多瘢痕疙瘩的起因——痤疮的形成如出一辙。

  人皮肤上有一种特殊的结构,被称为皮脂腺。它的作用是源源不断地形成油脂并均匀地涂到皮肤表面,使皮肤保持光滑温润。皮脂腺最怕被堵塞,皮肤上有许多细菌,对于这些细菌来说,皮脂腺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因此,一旦皮脂腺堆积,细菌“扎营驻寨”,就会引起痤疮的发生;而对瘢痕疙瘩,则会继发感染。

  然而,瘢痕疙瘩继发感染一般会比普通的痤疮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且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这和瘢痕疙瘩形成后造成的局部特殊皮肤结构改变有关。

  瘢痕疙瘩的形成可称为皮肤上的“造山运动”。一马平川的皮肤上,兀然长出一座座“高山”,皮肤的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那些和瘢痕大山接壤的地方,皮肤的正常结构完全被挤压破坏。作为“香泉”的皮脂腺被掩埋,和“香泉”相连的毛囊被岩层般的瘢痕覆盖。于是,这些陷于瘢痕下的“香泉”和毛囊成为细菌藏身的洞穴。再加上大山般的瘢痕疙瘩沟壑纵横,而纵横沟壑中又容易藏污纳垢。因此,和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更容易发生感染。并且由于岩层般瘢痕组织的阻隔,感染形成的脓液很难排出,症状往往较重,很多病人因此“痛不欲生”。

  感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与其特殊的结构有关。其一,瘢痕疙瘩容易藏污纳垢;其二,正常皮肤有很丰富的血液供应,而瘢痕疙瘩没有。正因为营养的匮乏,瘢痕疙瘩一旦感染破溃,几乎没有完整修复的可能。破溃的地方,将成为“叛乱细菌”的长期性窝点,一旦时机成熟(一般是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它们就会东山再起,制造祸端。

  精心防护减少复发

  弄明白原因后,瘢痕疙瘩感染的防治其实并不难。就“防”来说,首先不能对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坐视不管。由于对瘢痕疙瘩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复发的恐惧,很多病人对瘢痕疙瘩的治疗并不积极,更有一些病人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其实,通过恰当的治疗,瘢痕疙瘩多是可以治愈的,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已经形成的瘢痕疙瘩,特别是胸部等容易发生感染的瘢痕疙瘩,病人应积极寻求合理的治疗。

  其次,对已形成的瘢痕疙瘩,应更加用心地进行保护。瘢痕疙瘩表面的皮肤很薄,容易破损,再加上局部常有瘙痒症状,免不了会被抓挠,因此,瘢痕疙瘩表面皮肤更容易受伤破损。为避免皮肤破损引起感染,瘢痕疙瘩部位必须注意保持清洁。

  另外,还要尽量穿柔软、刺激性小的衣物并注意局部皮肤护理,减少瘙痒等症状的发生。虽然感染和皮脂分泌有关,但瘢痕疙瘩表面却是缺少皮脂保护的,因为瘢痕疙瘩上没有皮脂腺形成皮脂,因此,和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表面容易干燥,也容易发生瘙痒症状。洗净后涂一些保湿护肤品有利于减少瘙痒症状的发生。

  抗生素

  关于瘢痕疙瘩继发感染的治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治疗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感染都需要用抗生素。其实,彻底引流才是控制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既然“不流”是“水腐”的原因,那么“疏”则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对已发生的感染,在时机成熟时(已有脓液形成),只要能“开闸泄洪”,即使不用抗生素,感染也会很快控制。

  另外,那些引起感染的细菌多是皮肤上的“常住户”,并非都是“异端分子”,对这类细菌,应用抗生素多不具有很好的针对性。而且,瘢痕疙瘩部位血运很差,抗生素很难到达感染部位,即使应用很大剂量,也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再者,无节制地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为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当然,对周围正常皮肤已经出现红肿等明显炎症的患者来说,应用抗生素还是有必要的。

  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引流口的部位选择问题。对初次感染的瘢痕疙瘩患者来说,引流口部位的选择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此时,可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减轻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脓液可能的突破口会逐渐显现。这些部位就是切开引流的较好部位。对反复感染的患者来说,引流口必然是原来的破渍口。只需将这个口扩大,把脓液引出即可。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为您介绍的方法,你看完之后大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上述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感染,但并不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还是到医院系统的治疗才是上策。

相关标签
瘢痕
抗生素
疾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等季节病

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夏天也开始进入中伏。天气到了一年中最湿热的...[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