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口服靶向药物可有效延迟胃肠间质瘤的复发

口服靶向药物可有效延迟胃肠间质瘤的复发

时间: 2014-04-21 15:29  来源: 新快报   编辑: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门成立了胃肠间质瘤(GIST)诊疗中心,该中心将陆续开展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讲座,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

摘要:

  专家介绍:口服靶向药物可以缩小病灶,避免不必要的联合器官切除,还能有效延迟胃肠间质瘤的复发!

  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潘志忠教授介绍,近年来胃肠间质瘤的患者大幅度增加,但目前,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面临几大难题:误诊率高、易复发转移、放化疗基本无效。日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门成立了胃肠间质瘤(GIST)诊疗中心,该中心将陆续开展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讲座,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

  “胃肠间质瘤对老百姓来说是种相对陌生的疾病,在50-65岁中老年人中发生率最高,其发病率在美国约为每年每百万人口10~20例,之前有观点认为这种疾病是罕见病,但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胃肠间质瘤的患者出现了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潘教授表示。

  他指出,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和肠系膜的间叶性(结缔组织)肿瘤,体积较小的间质瘤常无明显症状,通常要在体检、内窥镜检查或其他疾病检查时才会偶然被发现。随着瘤体的增大,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但这些症状也多为非特异性,这也导致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诊断存在一定难度。85%左右的胃肠道间质瘤出现在胃和小肠,由于诊断技术的制约,之前约有70%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最初被诊断为平滑肌瘤等其他肉瘤,这就导致不能及时对症施治,较低的确诊率也使大众对这一疾病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

  不仅如此,胃肠间质瘤还易复发转移、放化疗基本无效。所有胃肠间质瘤都有潜在的复发风险,50%的患者最终会复发,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40%-50%,高危患者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20%。传统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和放化疗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效果较差,肿瘤医生应用大剂量的放化疗来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不仅没有疗效,也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在全球第一个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问世之前,胃肠间质瘤的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0%;转移性或复发性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期为12-19个月。作为一线治疗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术前治疗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口服缩小病灶,创造更好手术根除的条件,避免不必要的联合器官切除;而在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中,服用这种药物能延迟复发,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使98%患者术后1年维持无复发生存。 ”

相关标签
靶向
胃肠
药物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等季节病

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夏天也开始进入中伏。天气到了一年中最湿热的...[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