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康复治疗 采用中医中药进行儿童康复治疗的方法很多,如中药治疗,针刺疗法的头针、体针、手针、耳针、电针等,推拿疗法的各...
1、传统康复治疗
采用中医中药进行儿童康复治疗的方法很多,如中药治疗,针刺疗法的头针、体针、手针、耳针、电针等,推拿疗法的各种手法,穴位注射,口服药物、中药药浴、熏蒸(洗)等。有些形成了集中药、推拿按摩、针灸为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得到广大康复需求者的认可。中医中药特别在缓解肌张力,预防挛缩,有效控制流涎,提高咀嚼、吞咽、言语、交流能力和智力水平,促进康复训练的效果等方面,已较为普遍应用,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我国儿童康复的特色,但尚未形成规范一致的处方和证据等级高的循证医学证据。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
2、教育康复
教育康复与医疗康复相辅相成,残疾儿童也和其他儿童一样处于生长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只有将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在减低障碍的同时,挖掘潜能,提高素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基本文化知识和必备职业技能,最终实现能独立生活、参与社会的目的。教育康复包括对大多数肢体残疾儿童进行的普通教育;对部分肢体残疾儿童、盲、聋哑、精神障碍等残疾儿童进行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使用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教学管理和设备,对特殊儿童进行的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普通教育的较好方式应是残健结合的一体化教育,学校创造条件,使大多数肢体残疾儿童能够随班就读。教育康复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在普通学校或特殊学校实施,也可在康复机构、社区、家庭实施。
一般来说,应根据残疾儿童的病情轻重不同,按照小儿正常发育进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创造条件使这些儿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接受教育,掌握与其智力水平相当的文化知识、日常生活和社会适应技能。无论是在学校、康复医疗机构还是社区,都应强调早期进行教育,儿童在5岁前,尤其在2岁以前,是大脑形态和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有较大的可塑性和代偿性。在这一时期积极开展相应的教育,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教育应由学校教师、家长、临床心理治疗师和康复治疗师等相互配合进行。教给家长有关教育和训练的知识特别重要,也可开办专门的日间训练机构开展训练。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形象、直观、反复强化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日常生活技能、基本劳动技能、回避危险和处理紧急事件能力、与人交往以及正常行为、举止和礼貌、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等能力,以实现自食其力、将来能够过正常人生活的目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康复需求儿童还没有条件像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教育。近年来,许多机构开始探索和尝试采取不同途径解决康复需求儿童的教育问题,康复医疗单位也在积极研究和探讨如何将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相结合。
3、社会康复
社会康复是康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它涉及面广,内容广,并与地域文化、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社会康复的措施应依靠国家、政府、社会、残疾儿童本身及其家庭、从事残疾儿童康复的专业人员以及与此有关的机构和个人共同努力去实现。社会康复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为残疾儿童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儿童享受与健全人同等权利,达到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社会康复的内容应包括: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用以保护残疾儿童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儿童的生存、自身发展、受教育、学习技能、受人尊重、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参与社会文化及政治生活、参与体育和娱乐活动等权利。消除各种不利于残疾儿童康复的各种障碍,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使其获得行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回归社会。社会康复的出发点是适应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强调“非隔离原则”,避免母子分离的训练,对重症障碍儿也不要长期置于与社会隔离的各类机构中,使患儿失去家庭生活的体验。家庭中,包括父亲在内的家庭成员要参加康复。应使生活规律,想儿得到关怀照顾。确认和承认人格,尊重其自主活动的要求。养成正常生活习惯和帮助提高智力以适应行动。通过综合教育、综合保育及丰富的生活体验,提高其社会性。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儿的全面发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