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中医 > 从传统熬制到低温萃取 白桦茸为食养文化注入新活力

从传统熬制到低温萃取 白桦茸为食养文化注入新活力

时间: 2018-02-28 17:1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萌萌

近期,《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央视热播。和前两季一样,《舌尖3》话题依然十足,不仅让串串、煎饼等中国地域美食声名鹊起,还带火了章丘铁锅。而随着第四集的播出。

摘要:

  近期,《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央视热播。和前两季一样,《舌尖3》话题依然十足,不仅让串串、煎饼等中国地域美食声名鹊起,还带火了章丘铁锅。而随着第四集的播出,人们更能体会到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不仅美味,更是养生保健的佳品。无论冬夏还是春秋,无论阴天还是烈日,中国各地都有用药膳来食用的情况。中医药和中国饮食同源的观念,深深影响人们的生活。

  “食养药膳的观念不仅在中国盛行,我们的近邻俄罗斯也有着类似的传统。”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居民,从数百年前就开始熬制、饮用一种汤剂,用来预防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它就是白桦茸茶。

  白桦茸:流行西伯利亚的“养生茶”

  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是一种主要寄生于白桦树“活体”的食药用真菌。在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癌病房》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段详细的描述:“有一俄罗斯村庄多年来熬一种气味和色泽类似咖啡的桦褐孔菌茶,结果村庄里无一人得肠胃病及癌症。”

  “他们把采集回来的白桦茸子切成细块,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把白桦茸倒进锅里和清水一起熬制,熬制好的白桦茸茶和咖啡的颜色类似,然后倒掉白桦茸残渣。”杨波至今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在西伯利亚饮用白桦茸茶时的情景。

  据学者考证,早在十六、七世纪当地人便用白桦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是俄罗斯传承数百年的民间古方。尤其在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上,白桦茸受到全球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与关注,莫斯科医学院于1955年宣布其为抗癌物质,政府批准白桦茸用于医药品研发。目前,俄罗斯已批准上市十余款白桦茸产品,其中包括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原装进口的优质西伯利亚白桦茸产品。

  研究发现,白桦茸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多糖体、 真菌多肽、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多种抗氧化三萜类化合物、有机硒、有机锗、叶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单宁化合物、黑色素类、低分子多酚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等超过 215 种有效成分。每克白桦茸活性酶含量高达35000单位,是姬松茸的23倍,猴头菇的25倍,灰树花的31倍,灵芝的55.6倍。

  凭借丰富的营养价值,白桦茸成为国际医学界最受关注的食药用真菌之一。而西伯利亚由于拥有世界最为丰富的原始白桦林资源,从而成为世界白桦茸的主产区,也使俄罗斯西伯利亚成为白桦茸民间应用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传承至今。

  传承创新:俄罗斯宝贝焕发新活力

  虽说西伯利亚是世界白桦茸产量最高的地区,但要采集到白桦茸却并不容易。“平均2万棵白桦树五年才能长出一颗白桦茸菌株,原料极为稀缺与珍贵。”杨波介绍说。

  据介绍,由于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西伯利亚气候极寒。野生白桦茸的生长极为缓慢,不断汲取桦树养分而生长,通常需要10-15年之久才药效充沛。可以说,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采集成熟的白桦茸子实,犹如大海捞针。而这,也成就了西伯利亚白桦茸的高品质和高价值。

  而随着现代化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传统的白桦茸茶熬制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以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最大的白桦茸生产企业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为例,双方共同投资在伊尔库茨克建设白桦茸技术研究中心和现代化生产基地。率先将超微破壁粉碎、超临界低温萃取、低温真空干燥等现代化工艺运用于白桦茸的精制。充分去除白桦茸子实中的无效杂质、灰分、粗纤维等,得到白桦茸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其超微粉末达到微纳米级,能够完全溶解于温开水,吸收率达98%以上。

  “实验证明,熬制白桦茸的沸水温度过高,会破坏产品活性,降低产品质量和有效性,而应以50-60℃的温开水冲泡为最佳。”杨波表示。

  正宗野生的西伯利亚白桦茸产品,有一股淡淡的白桦树醇香,是大自然的味道。而为了更好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满足舌尖对美味的追求,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原装进口的西伯利亚白桦茸还可同时与牛奶、茶、其他饮料、甜点等共饮。

  随着白桦茸养生保健价值的不断挖掘,以及白桦茸现代化工艺的创新与食养文化的传承。在“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下,俄罗斯进口的优质白桦茸产品正源源不断进入国内市场,服务更多人健康。

相关标签
白桦
低温
活力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