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党低头族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颈椎病大军的行列。颈椎病,其典型症状表现为上肢麻木、颈椎痛、活动受限或活动疼痛、头...
随着“手机党”“低头族”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颈椎病”大军的行列。颈椎病,其典型症状表现为上肢麻木、颈椎痛、活动受限或活动疼痛、头晕等等。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已成为了颈椎病的主要发病类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要点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累及相应节段颈神经根而出现根性压迫或刺激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其高发年龄为30-60岁,以长期伏案工作者、机动车驾驶员、长时间低头族等多发。多数患者为一侧神经根受累、疼痛为主要症状,急性期患者活动头颈部可以引起颈、肩、臂部痛,或呈上肢放射痛,常伴手指麻木感。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可归纳如下:第一,存在定位性神经根性压迫表现,有麻木、疼痛等典型的根性症状和体征,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一致。第二,臂丛牵拉试验或压颈试验阳性。第三,X线及CT检查提示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而形成神经根周围的骨质增生或骨赘,或椎间孔狭窄表现;MRI检查提示神经根受压。第四,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等所致的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需要强调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需要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判断。
主要体检检查方法包括:一、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头侧屈向患侧同时后仰。检查者用双手自患者头顶向下按压,诱发或加剧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时,为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二、上肢伸展试验:使患者头部屈向患侧并稍后仰,同时维持上肢于伸肘伸腕位。外旋肩关节诱发或加剧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时为阳性。
三、脊神经牵拉试验:检查者手扶住患者颈部,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两手呈反方向牵拉,患者感到上臂及手疼痛或麻木时则为阳性。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护理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上可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约90%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痊愈或缓解。所以,除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外,绝大多数神经根型颈椎病都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疼痛程度以及工作和生活能力等,采用颈椎牵引、颈椎制动、理疗按摩和药物等疗法,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病情多种疗法相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颈椎牵引能限制颈椎活动,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根及突出物的充血水肿,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已经突出的纤维组织消肿或回缩,后方小关节的嵌顿和错位也可得到纠正。颈椎制动可以使颈部肌肉得到充分休息,缓解因肌痉挛所致的疼痛,减少突出的椎间盘或骨赘对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的刺激,减少颈椎间盘的劳损、延缓退变。
使用颈椎制动疗法需要注意,症状较轻或站立活动时应佩带颈托制动;症状较重或卧位休息时推荐平卧硬板床制动并使用低硬枕,治疗期间应尽可能卧床,并减少坐位时间及屈颈动作。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归属于“颈肩痛项强痹证 ”等范畴,总的病机为血瘀气滞,脉络闭阻,治疗常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法。除了以上的综合物理疗法外,临床上还多采用中药治疗,以颈舒颗粒为例,能有效缓解颈椎疼痛、颈肩僵硬、肢体麻木等症状,且中药制剂,服用方便,用药安全。
颈舒颗粒组方来自优秀的中医丁鄂教授近40年的临床经验,主要组方为三七,当归,川芎,红花,天麻,肉桂,人工牛黄。方中三七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为君药。当归补血活血,红花活血通经、化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合为臣药。肉桂温经散寒,补火助阳,天麻祛风通痹,息风止痉,人工牛黄清心开窍,凉肝息风,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止痛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颈舒颗粒中的当归能够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可以疏通经络,让气血通畅,川穹可遏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同时,当归还能生肌健骨,修复软组织,防止颈椎病的复发。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药物循证研究结果也证实颈舒颗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颈舒颗粒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麻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可以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出现的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的优选用药。
最后,专家表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防也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应改正不良姿势,避免抬重物,进行适度锻炼,以减轻颈部肌肉紧张度,同时还应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午夜、凌晨洗澡,避免风寒吹袭,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