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植入是试管婴儿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一个种下希望的过程。今天,我们跟随北京家恩德运医院遗传实验室的窦肇华教授来详细了解一下,胚胎植入到底是怎么回事。
胚胎植入是试管婴儿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一个种下希望的过程。今天,我们跟随北京家恩德运医院遗传实验室的窦肇华教授来详细了解一下,胚胎植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植入概念
植入也称着床,是指处于活化状态的胚泡与处于容受态的子宫内膜相互黏着,直至胚泡完全埋入子宫内膜的一个连续复杂的动力生物学过程。人类的胚泡植入是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严格控制的过程。植入是人类生殖过程中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决定妊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携带父方和母方遗传物质的“异源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中“植入”,不仅要克服母体对“异源物”的免疫排斥反应,而且涉及母体和胚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步发育和相互协同作用。胚泡植入是妊娠的第一步,胚泡只有在植入以后才能从母体血液中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植入机制涉及胚胎与母体子宫间极其复杂而精细的多因素协同作用。
二、植入过程
桑椹胚发育到胚泡期并脱去透明带后,胚泡在子宫内膜上开始植入。从黏附到植入的过程,大约人类于受精后5~6天开始,到第10~12天完成,子宫内膜上皮受损部分完全修复,子宫内膜出现明显的蜕膜化反应。
1、胚泡形成
桑椹胚在宫腔内汲取营养,继续生长、分裂,细胞逐渐增多并呈有序排列。当卵裂球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细胞间出现一些小的腔隙,这些间隙逐渐融合形成一个大腔,此时的胚即为囊胚或胚泡。胚泡周围一层扁平细胞,称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盘和绒毛。在胚泡一端的细胞团,称内细胞群,将来发育成胚胎。
2、透明带脱落
透明带包绕在胚泡外周,随着胚泡的增长、变大,透明带也逐渐长大、变薄、溶解,裸露的胚泡滋养层细胞直接与子宫内膜接触,有利于胚泡的黏附。
3、胚泡在植入点的定位
胚泡一般都定位在对胚泡发育有利的地方,即子宫内膜稠密,能提供丰富营养的部位,;多胚泡还能等距离均匀分布,避免拥挤。胚泡本身所发生的机械压力和子宫平滑肌蠕动作用的相互配合,将胚泡确定在子宫腔中一个合适的植入位点。胚泡定位后,确保胚泡滋养层靠近血管稠密、营养丰富的子宫内膜。胚泡与子宫内膜之间的相互识别,是胚泡定位、能否顺利植入的关键。
4、胚泡和子宫内膜的黏附
胚泡滋养层细胞与子宫内膜细胞相互识别、迁移,进而发生黏附,这是胚泡植入过程中一系列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胚泡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是否顺利接触,此时的胚泡与子宫内膜表面生物活性分子之间的分子交流至关重要。两者间能顺利的进行分子交流,能诱导胚泡选择最适合植入的地点,利于植入;能顺利地进行分子交流,说明子宫腺体的分泌功能正常,分泌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与比列,能及时给胚泡提供丰富营养物质,对胚泡植入相当关键。当胚泡与子宫内膜紧密接触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滋养层表面交互嵌合,直至牢固附着为止。早期胚泡黏附的第1个形态学标志是顶端连接复合体的形成。黏附使胚泡滋养层与子宫内膜有了组织学和生理学上的联系。
5、胚泡滋养层向子宫内膜的侵入
黏附在子宫内膜的滋养层穿透子宫内膜上皮层,使上皮细胞间的桥粒和顶端复合体解离,侵入到基膜。胚泡植入阶段包括滋养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基质降解、内膜蜕膜化及细胞滋养细胞移行等变化。
胚泡植入完成后,才算是怀孕。
三、蜕膜化反应
北京家恩德运医院窦肇华教授介绍,胚泡植入时,子宫内膜正处于分泌期,植入后血液供应更丰富,腺体分泌更旺盛,基质细胞变得十分肥大,富含糖原和脂滴,内膜进一步增厚。子宫内膜这一系列变化,称蜕膜反应此时的子宫内膜,称蜕膜。根据蜕膜与胚的位置关系,将其分为3部分:位于胚深面的基蜕膜、覆盖在胚的宫腔侧的包蜕膜、子宫其余部分的蜕膜是壁蜕膜。底蜕膜将来发育为胎盘。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