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儿科 > 润齐调查:寒假期间儿童干眼症增发两成

润齐调查:寒假期间儿童干眼症增发两成

时间: 2018-02-27 10:1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萌萌

近日,齐鲁制药润齐团队出具了一份针对我市12岁以下(小学阶段)学龄儿童眼部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近24.12%的儿童患有近视,近5.78%的儿童患有结膜炎。

摘要:

  近日,齐鲁制药润齐团队出具了一份针对我市12岁以下(小学阶段)学龄儿童眼部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近24.12%的儿童患有近视,近5.78%的儿童患有结膜炎,此外还有近41.33%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干眼症,这一比例较上一季度激增了19.54%……该报告明确指出,我市12岁以下学龄儿童深受多种眼部疾病困扰,问题严峻,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干眼症在近几年来发病率增长明显,值得警惕。

  干眼症发病激增,过度用眼是关键

  儿童干眼症问题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广大市民和医疗工作者高度重视。以市眼科医院刘敏医生为首的多位干眼症专家成立了专项小组,走访了数十位临床患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经一系列分析、论证,基本可以认定寒假期间过度用眼是儿童干眼症发病率激增的关键。

  “假期本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但这些孩子的眼睛却常常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刘医生告诉记者,寒假来临,少了学校的管束,再加之许多家长或忙于各自的事务,或疲于应酬,常常疏忽了对孩子的照看,使得一些自律不强的孩子极易沉迷于平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无节制地玩游戏、看视频,让本就因期末复习已高度疲劳的眼睛继续高强度“加班”,导致泪液异常,进一步引起泪膜不稳定甚至造成眼球表面损伤,最终催生了很多年幼的干眼症病患。

  “目前干眼症已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可以说近期的儿童干眼症激增,正是干眼症问题常态化的一个缩影。”刘医生援引的一项某权威机构2007年公布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干眼症发病率高达14%-33%,尤以亚洲人群最为严重,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该调研报告同时指出,除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驾驶、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以及越来越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这些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深度融入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利与弊,都是导致干眼症的诱因。

  随后,记者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日常门诊数据比对发现,我国一线城市中干眼症发病率已接近21%,干眼症的威胁已无法避免,做好预防工作迫在眉睫。

  抵御干眼症威胁,润齐保护眼睛健康

  “预防干眼症,要从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开始。”刘医生告诉记者,保护眼睛健康,需要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多眨眼。研究发现,长时间紧盯电子显示屏会使扎眼频率降低,而眨眼动作会刺激泪液分泌,保持眼部湿润。所以适当的休息和提高眨眼频率,可以有效降低干眼症的风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低领儿童眼睛远比成年人更加脆弱,使用电子产品时更需要注意保护,每20分钟就至少要让眼睛休息20秒以上。

  其次,当明显感觉到眼睛干涩时,应适当使用具有滋润作用的滴眼液,特别是人工泪液。对此,专家指出,随着人们对眼睛健康越来越重视,市面上也涌现出越来越多样的滴眼液产品,此时患者更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仔细选择,注意避免选用含有防腐剂等添加剂的产品对眼睛造成二次伤害,推荐购买知名厂家生产的可靠产品,如润齐右旋糖酐70滴眼液等。此外,在没有确认存在其他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一定不能盲目使用任何含抗生素成分的滴眼液产品。

  据悉,刘医生所述的润齐右旋糖酐70滴眼液是一种无色稍带粘性的胶体溶液,由齐鲁制药研发并上市销售,是国内首款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文号的人工泪液产品,在品质及口碑都有较好保障。资料显示,润齐滴眼液有效成分右旋糖酐70系蔗糖,系经肠膜状明串珠菌L –M-1226号菌(Leucnostoo mesenteroides)发酵后生成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其处理工艺属国际领先水平。

  在药物机理方面,润齐所含药物成分和比例具有高度的人体亲和性,能与天然泪液结合,并可替代泪膜,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使用,可用于消除因过度用眼引起的眼球干燥、灼热、刺激感等不适症状,温和修复眼部损伤。由于干眼症患者的角膜上皮细胞间联结通常遭到破坏,致使角膜上皮通透性增高,润齐右旋糖酐70成分可使角膜上皮通透性增高,促进角膜上皮得以修复,通透性降至正常值,帮助干眼症病灶组织恢复正常功能,从而保证了润齐能从根本上治愈干眼症。

  “润齐在一线治疗中疗效出众,使用后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很高,也是医疗单位比较信赖和推荐的一款产品。”刘医生表示,包括学生、上班族在内的日常高强度用眼人群都应常备此类产品,持续维护眼睛健康,彻底远离干眼症威胁。

相关标签
两成
干眼症
儿童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