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李孟森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甲胎蛋白受体(AFPR)表达是预警肝癌发生的重要标志物。该研究论文近日在国际癌症杂志《Cancer Letters》上发表。
海南医学院李孟森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甲胎蛋白受体(AFPR)表达是预警肝癌发生的重要标志物。该研究论文近日在国际癌症杂志《Cancer Letters》上发表。
甲胎蛋白(AFP)基因是肝细胞恶变时早期被激活的基因之一,因而在临床上被用于早期诊断肝癌。然而,AFP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并不清楚。李孟森经过长期研究发现,AFP与甲胎蛋白受体结合后,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促进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细胞恶变。由于AFP发挥作用受AFPR调节,因而他认为AFPR的表达在肝细胞恶变过程应该早于AFP,也就是说,AFPR表达能够预警肝细胞的恶变。
李孟森课题组证明,在体标本或体外肝细胞在乙肝病毒的-x蛋白作用下,肝细胞AFPR的表达优先于其他癌蛋白。这显示,AFPR是肝细胞恶变的驱动因子,有望作为预警肝癌发生的标志物。此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采用荧光量子点标记AFP后,通过静脉注射,能示踪癌细胞的转移。这些发现解决了手术时无法观察到的微小转移病灶的问题,为精准清除癌细胞关键技术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求医小链接:肝癌发病率全球第6 死亡率第3
肝癌目前在人类常见的肿瘤当中,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在第六位(发病率),肺癌是排在第一位,乳腺癌排在第二位,肝癌是排在第六位。每年全世界的发病是62.6万,它的死亡率排在第三位,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的死亡率达到58.9万。所以目前来说,它是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非常重要的疾病,特别是在肿瘤当中。因为肝脏的器官是人体当中具有代谢,被称为人的最大的一个合成和分解的单位,每天我们进的食物主要是由肝脏进行分解,并且储存在肝脏当中,我们的每日三餐,没有进食的情况下,由肝脏维持我们整个内环境的稳定,我们的血糖、代谢都是由肝脏来完成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2013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明确2013...[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