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3月31日~4月3日,国内自闭症及其相关障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培训班及“关爱星儿家庭,共享幸福生活”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3月31日~4月3日,国内自闭症及其相关障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培训班及“关爱星儿家庭,共享幸福生活”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本次活动由国内妇联指导、国内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承办。活动邀请中山大学附属三院邹小兵教授、香港协康会总干事曾兰斯太平绅士等优秀儿童自闭症诊断治疗优秀专家授课。来自国内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儿童保健科医生护士,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残联及福利院的相关人员,自闭症儿童家长、**者等200多位代表参加了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及家长获得儿童自闭症的诊断治疗基本能力,培育一支稳定、专业的**者帮扶队伍与自闭症儿童家庭帮扶结对,形成**服务专业化、常态化,惠及更多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 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20世纪60~70年代,Rutter的研究指出,孤独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则更为合情合理。由此,逐渐把孤独症看作为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任何关联的发育障碍。在此时期,Lotter发表了新的孤独症诊断标准,强调把社会交互作用、言语与交流和重复性活动三个方面作为基本标准,并舍弃了Kanner诊断标准中关于“特殊技能和吸引人的外貌”等两项。以后,在Lotter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在所普遍接受的“孤独症发病率4~5/万”是当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2013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明确2013...[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