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胰腺坏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亡率达30%。传统方法是开放式手术清创及引流治疗,但开腹手术创伤大,该患者已施行过1次开腹手术,再次手术风险大。
感染性胰腺坏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亡率达30%。传统方法是开放式手术清创及引流治疗,但开腹手术创伤大,该患者已施行过1次开腹手术,再次手术风险大。而B超或CT介入下的穿刺引流难以清除大范围的坏死,感染灶迁延不愈。
身患多症 手术成功 患者已经出院
近日,一位先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感染性胰腺坏死、败血症、肠瘘等并发症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治疗痊愈后出院。该患者的治疗成功是消化科胰腺ICU在继承内科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优势上、积极探索多学科合作、引进新技术、开展临床研究的结果。
据悉,患者于3个月前入住一附院消化科胰腺ICU,入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CT显示全胰坏死,入院后经积极内科综合治疗,SIRS和呼吸衰竭得到控制,但入院第2周出现腹腔出血、失血性休克,行了外科急诊开腹清创和止血术, 入院3周后出现胰腺坏死感染,患者反复寒战、高热,腹腔引流脓性液体,血培养阳性提示败血症,抗感染效果不佳。鉴于患者已行过外科清创,再次手术创伤大,风险高。2012年8月21日一附院吕农华副院长并召集消化科陈幼祥主任,胰腺组朱勇、刘丕、曾皓副主任医师、夏亮主治医师及何文华博士等讨论后,决定经腹腔引流管形成的窦道进行胃镜直视下的坏死组织清创术,并邀请外科万仁华主任协助。当天下午朱勇副主任医师等一行在手术室对患者进行了经皮胃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取出较多坏死组织,术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后因出现肠瘘进行了持续的冲洗引流、肠内营养等治疗,最终获得痊愈。
内镜直视下的胰腺坏死清创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微创治疗技术,一般是经胃或十二指肠进入坏死腔清除坏死组织,经皮进入坏死腔进行清创较少采用,国内尚未见报道。该技术的成功开展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领域处于国内优秀地位。
相关科普:
妊娠合并胰腺炎并非罕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重症急性胰腺炎即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对母儿均有极大的危害,若治疗不当,母婴死亡率很高。因此,确保母婴平安的关键是要迅速采取禁食、控制感染、解痉、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并采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胎心音、胎动及宫缩等护理措施。
邹某与周某在相识在舞厅,去年周某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去医院查出癌症晚期,...[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