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委纠正医药领域不正之风 缓肿瘤药等被点名
时间: 2022-06-09 14:1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硕硕
本周,国家卫健委、工信部等九部委印发的《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要求持续推进...
摘要:
本周,国家卫健委、工信部等九部委印发的《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要求持续推进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综合治理。其中,持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持续推进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缓肿瘤药物、抗菌药物和辅助用药管理等受到关注。
血液透析骗保等领域加大打击力度
《工作要点》还提及,以有效线索、重点专案作为切入点,精准打击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串换高值医用耗材、血液透析骗取医保基金以及医保卡违规兑付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对部分肿瘤患者来说,基因检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患者是否适合某种药物。外资制药企业阿斯利康曾涉嫌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骗取医保基金。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表示,已督促深圳市成立医保、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联合专案组,对案件情况进行调查,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批捕。
此外,血液透析骗取医保基金也是骗保的常见领域。佛山市禅城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血液透析潜在人群基数大,治疗周期长、次数多,医保报销额度和报销比例较高,医保基金对血液透析的支付方式以按项目付费为主,而且血液透析的医疗行为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对医保基金的不合理使用心存侥幸。2021年8月,山西省阳泉市医保局曾通报,阳泉三鹤血液透析中心存在不合理收费等违规行为,涉及违规金额约196.6万元。
2021年,国内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70.8万家,查处41.1万家,追回医保资金234亿元。医保、卫生健康部门共协助公安机关侦破诈骗医保基金犯罪案件2031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02余名,追缴涉案医保基金5.1亿元,侦破非法经营医保药品案件349起,涉案金额达15亿元;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专项问题线索212起。
重点加强缓肿瘤药、抗菌药等管理
根据《工作要点》,“产销用”各环节共同发力打击违法行为;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实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开展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挤出价格水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重点加强缓肿瘤药物、抗菌药物和辅助用药管理。
缓肿瘤药物是药物市场的一块大蛋糕。公开数据显示,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832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65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4.7%,高于全球总体医药市场的增长率。2021-2026年,预计全球肿瘤药物市场将按10%的年均增长。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全球缓肿瘤药物市场规模2020年达到1503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2099亿美元,2020-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2%。
国家医保局曝光的典型案件中,涉及肿瘤领域的也不少。其中,2020年8月,河北省廊坊市开展医保医疗领域专项整治检查时发现,廊坊市中医医院王某某、张某某、李某某等9名医师存在违规开具“大处方”,门诊处方中有为女性患者开具治疗前列腺癌药品等违规行为,涉及医保基金201.72万元;2022年4月,德阳市医保部门查实,2020年-2021年期间,德阳肿瘤医院存在不合理收费、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等行为,涉及医保基金3.41万元。
“落实肿瘤诊疗质量提升专项工作要求,推进诊疗体系建设,优化肿瘤诊疗模式,提高诊断能力,强化用药管理,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也被写入《工作要点》。
严查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直播带货
《工作要点》还提出,在国内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中持续推进“廉洁从业行动计划”,不得向孕产妇和婴儿家庭宣传、推荐母乳代用品,不得为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或相关产品的人员提供条件和场所,医疗机构不得允许未经备案的人员对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或者药事人员开展学术推广等相关活动;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
互联网医疗服务也在《工作要点》之列。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纠风工作力度,推进线上线下服务管理统一,持续清理各类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小腿
神经离断瘦腿手术”等有效性存疑、风险性极高的诊疗项目。规范牙科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规范公立医院牙科医生多点执业,对于开展种植牙服务,但不参加种植牙耗材省际联盟采购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督察。加大对**签发机构的抽查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的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