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北京市社科院发布2013-2014北京蓝皮书,提出开凿全长160公里的“京津陆海运河”,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进行淡化,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并改善京津的大气环境。建议一出,立马引争议
据本报了解“京津陆海运河”的蓝图暗含的思路是,不以环境容量去承载发展方式,而是拿发展方式去强迫环境容量改变。在京津都属于“环境脆弱地区”的情境下,它并不怎么靠谱。
6月9日,北京市社科院发布2013-2014北京蓝皮书,提出开凿全长160公里的“京津陆海运河”,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进行淡化,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并改善京津的大气环境。该建议一出,立马引争议。蓝皮书主编对此回应,建议有些内容确实“粗线条”,并称开凿运河技术不是问题,利益是最大障碍。
按蓝皮书设想,“京津陆海运河”的主要功能设计有四个方面,一是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二是改善空气,三是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四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听上去,个个都“直击要害”,而不少北京网民也调侃:以后可划船去天津了……问题是,开凿这所谓的运河,果真就能如其所愿?
首先,从可行性上讲,引渤海水进京,意味着要让水“往高处流”,克服海拔落差的掣肘,它要消耗多少能源?虑及其投入产出比,政府真会去做?其次,华北地区已形成巨大的区域**水漏斗,海水涌过来,一路下渗,也会让京津一带的**淡水逐渐咸化。它可能带来的这类问题,亟须被正视。有关方面称,随着南水北调的成本与压力增加,通过“京津陆海运河”进行海水淡化,是北京未来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必然选择。可海水淡化项目的前期投入非常大,它如何摊开,也需要审慎考量。
而治理PM2.5,说到底最关键的,仍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说得高大上些,就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也只有实现生活低碳化,如调整周边的产业结构,控制重化工业、节约能源、控制机动车数量等,增加自然界的吸附和净化能力,才可能有意义。
让人担心的是,“京津陆海运河”的蓝图,暗含了某种思路,就是不以环境容量去承载发展方式,而是拿发展方式去强迫环境容量改变。京津在当下都属于“环境脆弱地区”,其人均生态含量也并不高。而开凿陆海运河,本质上会让北京继续超负荷发展,通过“远程救济”,消耗掉最后疏导分散可能。到头来,它会让疏解城市压力变成空谈。实质上,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津冀的滨海从大区域上讲,也是北京的沿海。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详细]
PM2.5指数 | 等级 | 注意事项 |
---|---|---|
0-50 | 1级 优 | 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清新空气 |
50-100 | 2级 良 | 可以正常进行室外活动 |
101-150 | 3级 轻度 | 敏感人群减少消耗大的户外活动 |
151-200 | 4级 中度 | 对敏感人群影响较大 |
201-300 | 5级 重度 | 所有人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 |
>300 | 6级 严重 | 尽量不要留在室外 |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