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研就没出路。” 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的张宣说,进省城大医院工作学历起码要求研究生,四五年前就是这样,所以医学院校考研之风盛行。
其次,即便通过了考试,由于证件的发放有一定滞后性,拿到证件至少还需等待一年。据国家规定,这个证件的考取要在毕业一年之后,里外算下来,毕业后拿到执业医师证最快也得两年。
一位知情者透露,2012年,在毕业生尚且无法拿到执业医师证的前提下,医学生大型**会在山西举行了四五场,岗位有四五千,最后签订协议的不到百人。
第二道门槛是“长学制”。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医学生学制最短为本科5年,本硕连读7年,本硕博连读8年。学制太长,不但加重了家庭教育负担,导致就业成本增加,更严重的后果是理论学习太多,实践时间太少,导致医学生临床技能下降。
“医生是个高投入的职业,而医生的成长又具有相当的滞后性。”山西省儿童医院院长白继庚说,一名医学生完成学制需5到8年,进入医院积累经验到成名又得10年,等到岁数大了,门诊、手术的体力、精力也都跟不上,如此一算,一个医生的黄金年代也就是10年。
在校就读的5到8年的时间,原本可以培养出一个医生的好苗子,但是却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重理论轻临床”。白继庚说,据他所知,在校学习的前5年期间,基本没有临床实践。后几年会有在医院见习与实习,但还要做各种各样的论文和研究。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患者,需要的不是高学历的医学博士,而是技能好的临床医生。”他说。
政策应及时调整保持连续
医学生就业两头“撂荒”现象如何化解?受访人士建议,对相应政策做出及时调整:
实行“在校预备执业医师”政策。对现有执业医师证考取程序进行调整,可规定在校期间通过理论测试,通过理论测试则领取“预备执业医师”,实践测试可放在毕业后进行。同时,“执业医师考试”报名取消挂靠单位,向社会敞开报名。
加入“实习学制”。建议将本硕学制改成5年,后3年为实习学制。本科5年学制中,后2年可设为实习学制。对医院的考核不能单纯用经济指标,使医学生在实习学制期间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技术氛围。引导医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同时要求医疗就业信息公开化。
“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要连续。现在政策为每个县1至2名,提前批次招生,要求分数很高,在校可免费就读,如果这项政策能连续实施十年、二十年,基层不愁没医生。尤其对农村考出来的医学生而言,可去除后顾之忧。基层医院如果能够提供比城市更好的待遇,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就一定能够“降”下去。
医学教育回归“精英教育”。医者的思维是综合性思维,要根据症状,反推基础。需要很高的思维辩悟能力,能同患者换位思考,能感受病人的痛苦,预知治疗的效果,还有较好的领悟总结能力。因此要改变“广种薄收”,实行“量少质优”。
“古人常用‘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来比喻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学习医学会更加容易,更为精通。”李晶说,号召有志于学习医学的优秀人才从事医学专业,中华民族才会长久健康。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