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日前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17条新政,力争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全省总量的20%以上。
安徽省日前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17条新政,力争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全省总量的20%以上。
新政主要包括,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将优先安排社会资本进入;支持公立医院采取公办民营、入股、托管等形式举办高水平专科或综合性医院,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在农村等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薄弱的地方举办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等。同时,该省还首次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安徽省以合资、合作形式举办医疗机构,试点外资独资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并鼓励外商投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
据悉,安徽省现有民营医院466家,虽然在数量上超过了公立医院,但民营医院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仅占全省总数的19%和16%。此次安徽省出台新政,明确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土地、财政、金融、医保定点、税收和价格等方面享受的优惠政策,如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可免征营业税;市级卫生部门可审批社会资本新举办100张床位以上的二级综合医院,以及一级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和不满100张床位的康复医院等。
求医小科普:民营医院
民营医院是国内特有词汇,民营医院是指由社会出资办卫生机构,以营利性机构为主导;也有少数为非营利机构,享受政府补助。
上个世纪80年代,民营医院已经在国内医疗行业[1]中出现。但国内民营医院真正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01年以后。由于国内对医院实行国有管理,公立医院由当地卫生部门直接管理,而民营医院的建立必须经当地卫生部门批准。虽然政策没有限制民营医院的建立,但卫生部门出于对公立医院的保护,在审批时对民营医院卡得很严,民营医院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得到发展。2001年9月国内开放医疗市场[2],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开始在社会上大量出现。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