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学前沿 > 南开大学发现“抗艾”药物新靶点

南开大学发现“抗艾”药物新靶点

时间: 2015-12-02 11:17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编辑: 娜娜

南开大学医学院的一个课题组最近成功发现新的人体宿主细胞编码的蛋白——卷曲螺旋结构蛋白8(简称“CCDC8”),该蛋白具有很强的抗1型艾滋病病毒(HIV-1)活性。

摘要:

  南开大学医学院的一个课题组最近成功发现新的人体宿主细胞编码的蛋白——卷曲螺旋结构蛋白8(简称“CCDC8”),该蛋白具有很强的抗1型艾滋病病毒(HIV-1)活性,可以大幅度降低病毒产量,这一发现为“抗艾”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全新靶点。

  人类至今没有发现彻底治愈艾滋病的疗法,而HIV病毒的多变性令疫苗研制工作举步维艰。各类抗病毒药物的主要原理就是抑制感染者体内HIV病毒的复制。长期致力于艾滋病毒研究的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魏民领导的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人体细胞膜上的CCDC8蛋白具有很强的抑制HIV病毒的活性。

  正常情况下,人体感染HIV病毒后,病毒会侵入人体细胞内部大量复制,然后释放到细胞外。其过程为,在病毒基因组“指导”下,宿主细胞会在细胞浆中合成一种名为“Gag”的结构蛋白。这种蛋白是构成HIV病毒骨架的主要“原料”。Gag蛋白会大量聚集到细胞膜上形成多聚体并向细胞外侧膨彭出,即 “出芽”。随后,病毒“半成品”包裹一段病毒基因组脱离宿主细胞,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病毒颗粒。

  而科研人员发现,当Gag蛋白在细胞膜上与CCDC8相遇后,其“组装”过程受到抑制。CCDC8通过联合其他蛋白,如细胞骨架蛋白Obsl1 和E3泛素连接酶Cul7,诱导Gag蛋白内吞、多泛素化和降解。构成HIV病毒骨架的Gag蛋白在CCDC8的作用下,不再向外“出芽”,而是被细胞 “内吞”,进而被分解。HIV病毒的复制被有效抑制,患者病情进而得到控制。

  “CCDC8存在于正常的人体细胞膜上,只是量比较少,难以抑制HIV病毒复制。我们通过外源载体表达技术,提升了CCDC8的表达量之后,实验细胞的抗HIV病毒活性明显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CCDC8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抗艾药物靶点。”魏民介绍。

相关阅读:

如何预防艾滋病窗口期

艾滋病窗口期的病因有哪些

艾滋病窗口期的饮食和保健

艾滋病窗口期的症状如何表现

艾滋病窗口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相关标签
艾滋病
艾滋病治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