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熊思东:破解“儿科医生荒” 从“医疗供给侧改革”入手

熊思东:破解“儿科医生荒” 从“医疗供给侧改革”入手

时间: 2017-03-05 09:26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萌萌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儿科医生紧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问题的根源应从“医疗供给侧改革”入手。

摘要: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儿科医生紧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问题的根源应从“医疗供给侧改革”入手,建立卫生人才需求预警机制。

  “目前95%以上二级医院儿科医生不足。”熊思东坦言,“实际上,紧缺的不仅仅是儿科医生,我们推进分级诊疗,基层就需要大量全科医生;发展医养结合,养老院就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未来如果药房从医院中剥离,药店便需要大量药剂师……”

  在他看来,国家即便紧急扩大培养规模,仍然远水救不了近火。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周期较长,除了至少5年的本科教育时间,从本科毕业到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成熟的医生,还需要5-10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因此,相较于紧迫的人才需求,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

  “解决目前医疗人才的供需矛盾,需要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规划的起点在哪里?需要有预警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提高人才需求的预见性,以便提前部署、调整医学教育招生规模与结构,保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熊思东说。

  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融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展医药卫生人才现状和需求调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覆盖省、市(地)、县(市、区)三级并逐步延伸到社区、乡村的医药卫生人才调查网络。同时,结合大数据手段,全面分析掌握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医院医药卫生人才的年龄结构、质量结构和专业结构现状,以及各地区医药卫生人才需求结构。

  二是结合“全面两孩”、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政策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前瞻性预测。例如,“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必将导致妇产科、儿科医生需求的急剧增长及其它社会需求的变化。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具有5-10年的滞后期。因此,在政策落地前,需要对政策将带来的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变化开展前瞻性预测,提前部署调整妇产科儿科医生的培养规模。

  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保证信息的畅通。建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人社部成立联合工作组,及时会商,定期发布医疗卫生人才需求预测信息,指导高校开展专业设置和招生工作。

相关标签
医疗
熊思东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