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徐女士的B超和CT检查显示,她的胆囊肿大到宽7厘米,长14厘米,胆囊壁厚薄不均,周围有大量脓液渗出,确诊为多发性胆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几乎穿孔。
本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王娟 黄红艳)今年60岁的徐女士患上了多发性胆结石却不了解病情,在饭后呕吐不止,紧急情况下被送往医院通过手术切除胆囊。专家提示:若是不吃早餐与饮食油腻最伤害胆,由于胆结石复发率非常高,盲目保胆并不可取。
徐女士家住小东门。9月17日中午,她午饭吃得比较油腻,饭后不久腹痛难忍,呕吐不止,两三个小时后竟发起高烧。专家表示,徐女士的B超和CT检查显示,她的胆囊肿大到宽7厘米,长14厘米,胆囊壁厚薄不均,周围有大量脓液渗出,确诊为多发性胆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几乎穿孔。
“过去急性胆囊炎的病人,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有一定困难,多选择开放手术方式。”黄汉涛说,这是因为急性炎症期的胆囊,里里外外被脓液包裹着,结构不清楚,手术风险很大。但如今,腔镜技术发展成熟后解除了这一困扰。徐女士入院两小时便被推进手术室。医生在患者腹部打三个直径1厘米的小孔,依次送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一边观察病灶情况,一边用负压吸引器将胆囊周围和胆囊内的脓液抽出,充分清洗干净后切除胆囊。手术前后持续一个多小时,次日徐女士便可下地活动了。
黄汉涛说,胆囊是储备胆汁的容器,吃了油腻的食物后,胆囊通过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消化。尽管它的作用十分重要,但盲目保胆并不可取。他说,患胆结石后,胆囊收缩功能受限,会出现剧烈的疼痛;石头多的话,一旦排入胆管可诱发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或化脓性胆管炎,危及生命;此外,充满型胆结石可能引起胆囊癌,而胆囊癌的恶性程度高过肝癌。
求医科普:
多发型胆结石的诊断一般都是根据病史,如常有右上腹部疼痛,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有发热等症状做出初步诊断,然后通过B超检查进行确诊,B超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高达95%以上;所以,对怀疑有胆囊结石的病人,一般选用B超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保胆取石有着非常严格的适应症:必须是少发或者单个的胆结石。而胆囊管的结构是没有任何异常的,进行胆囊收缩功能试验有90%以上的功能,患者有着强烈的保胆的意愿。而保胆的条件如此,是因为胆结石的复发率极高,有70%的患者会在手术后一年复发。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