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转入社区医院的前三周时,朝阳医院血管外科的宋盛晗副主任每周来查房一次,心内科、呼吸科也来给齐大妈会诊,并根据她的情况提供治疗方案。
今年刚刚80岁的齐大妈,患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前一段时间因为静脉血栓在朝阳医院血管外科做手术治疗,手术比较成功,但齐大妈腹部积水一直很明显,病情稳定后转入家附近的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治疗腹水。
刚转入社区医院的前三周时,朝阳医院血管外科的宋盛晗副主任每周来查房一次,心内科、呼吸科也来给齐大妈会诊,并根据她的情况提供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治疗,齐大妈病情明显好转,腹部积水减少很多。齐大妈说,“我住院的时候肚子很大,现在小多了。住在家门口的医院,大医院专家来会诊,少花了钱,家里人照看我也很方便。”
试点
北京市卫生局日前公布《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区域医联体”模式将在北京全面探索推广。
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钟东波表示,医联体区域内居民能实现“全覆盖”,且节约了居民看病的交通成本。
在医联体内部,不同层次、类别的医疗机构将打通转诊通道,分工协作。大医院将专注处理疑难复杂病和急危重症,其他成员单位主要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医联体内部检验结果互认,病人医嘱、检查、诊断等信息共享,床位可统一调配等。
北京去年开始试水“医联体”模式。具体形式一般由一个三级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作为核心医院“牵头”,联合区域内多家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合作医院。
去年11月,朝阳医院“牵手”辖区内共10家医院,包括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水医联体。
朝阳区卫生局副局长杨桦表示,从朝阳医院下转康复治疗或延续治疗的患者,截至目前有571人;从医联体成员单位上转的疑难、危重患者947人。
目前,朝阳医院除出诊、查房外,还向社区试点派驻责任主任,并承担对社区的考核任务。
■问题:医联体建成后,市民看病将发生哪些变化?
■解答:原来患者确诊一个病要跑三四次大医院,今后首诊在社区医院,可以先到社区医院做完各种化验、检查,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复杂,则由社区医院负责预约大医院专家,直接转诊到大医院,住院治疗后再回到社区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为方便参保人员在社区就医,北京在医保报销方面,已对社区医疗机构采取了倾斜政策。以门诊为例,在职职工在医院就医能报销70%,在社区就医报销90%。
按照国际经验来看,患者的第一接触点都应当是社区,有助于对疾病全程管理。不过,目前北京并没有强制社区首诊,而是通过一些“实惠”,比如价格杠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吸引患者到社区就诊。“是引导,而不是强制。”
另外,对于从大医院往社区转诊,首先要遵从患者本人的意愿。对于适合转、愿意转的患者,保证社区能够有床位接收,能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问题:如何引导患者按照规划分级就医,医保报销障碍如何解决?
■解答:有社区医院担心,社区医院每年医保的总额控制指标是按上一年度的实际发生额测算的,组成医联体后,下级医院由于接收大量康复期病人,医保总量可能超支。
此外,受医保定点机构限制,患者在医联体中的核心医院就诊后,想“下转”继续治疗时,须选定下转医院作为自己的定点医院,才能享受医保待遇。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