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仍有脊灰野病毒本土流行的三个国家之中,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我国接壤,同时,我国与尼日利亚等国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全球未消灭脊灰野病毒之前,病毒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
12月18日,记者从2013年国内麻疹/脊灰监测工作研讨会上获悉,截至2012年12月,距离此次疫情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已14个月,未再发生新的病例,标志着防控措施达到预期效果,有效阻断了脊灰病毒传播。
我国最后一例脊灰本土野病毒病例发生于1994年,1999年发现输入性病例。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灰区域,标志着我国已实现无脊灰目标。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
2011年8月,新疆和田、喀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4个地区先后出现脊灰病毒疫情,这是10年来我国首次发现脊灰野病毒疫情。
疫情发生后,卫生部及自治区政府立即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建立多部门联防机制。中央财政下拨防控经费1.6亿元,各级累计投入3.2亿元,先后8次从国内选派专家500多人次支援新疆脊灰防控工作,在新疆开展5轮次儿童、4轮次成人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累计接种4300万人次。
据了解,目前仍有脊灰野病毒本土流行的三个国家之中,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我国接壤,同时,我国与尼日利亚等国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全球未消灭脊灰野病毒之前,病毒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尤其与脊灰流行国家直接接壤地区的风险更值得关注。
国内疾控中心主任王宇指出,传染病无国界,国门挡不住。脊灰病毒可以通过飞机、汽车、船只或徒步旅行的方式,远途传播,任何人都可能是携带者,我国应积极应对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此次疫情也表明我国仍存在免疫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仍需加强部分地区的常规免疫规划工作。
国内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罗会明说,脊灰隐性感染(占99%以上)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与临床病例的比例超过100∶1。只要有一个发病,可能会有100个传染源。
专家表示,脊灰无药可医,只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只有强化免疫活动,维持高的脊灰疫苗接种率,才能建立免疫屏障,保护儿童免受脊灰病毒的危害。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