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科张春艳主任:中医如何治疗湿痹症?
文章上传时间:2021-03-30 17:13:16
风湿病科张春艳主任:中医如何治疗湿痹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张春艳:湿痹的治疗以祛邪和调理脏腑功能为原则。《证治汇补》对湿痹的治疗概括得比较全:“湿症总治,势轻者,宜燥湿;势重者,宜利便。在外宜微汗,在内宜渗泄,所贵乎上下分消其湿。凡风药可以胜湿,泄小便可以利湿,通大便可以逐湿,吐痰涎可以祛湿。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湿而有寒,辛热之剂除之。脾虚多中湿,故治以利小便为上。湿淫所胜,助风以平之,有阳气不升,湿邪内陷者,当用升阳风药,以辅佐之。不可过服淡渗,重竭其气。”
寒湿痹阻证临床症见: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凉痛,痛有定处,遇冷及阴雨天气加重,屈伸不利,得热痛减,以下肢关节多见。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
治疗上应该:散寒除湿,温经通络。若寒湿所伤,身体重著,如坐水中宜渗湿汤(《丹溪心法》);若寒湿相合,脊骨皆痹,腰眼膝髌皆痛,无力行步,身沉重者,宜苍术复煎散(《兰室秘藏》);若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腰痛者,宜麻黄苍术汤(《丹溪摘玄》);若寒湿痹痛宜薏苡仁汤(《名医指掌》);若寒湿者,宜术附汤(《症因脉治》)。
湿邪痹阻证临床症见: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疼痛,肢困体重。肢体屈伸不利,抬举无力,以下肢关节多见,恶寒发热,纳呆腹胀,大便不爽。舌质淡胖,苔滑腻。脉濡。
治疗上应该:化湿通络,行气宣痹。若湿盛沉困者加络石藤,海桐皮。若住处湿地水气甚,肢体重著而不去,多汗而满者宜茯苓川芳芎汤(《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若伤湿为病宜除湿汤(《证治要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张春艳:总之,祛邪以除湿为主,调理脏腑以温补脾肾,化湿通络为主。实者祛风除湿,散寒除湿,清热除湿,化湿通络,燥湿化痰等;虚者健脾利湿,温补脾肾,通阳蠲痹等;虚实夹杂者,挟正祛邪兼顾。
温馨提示:主任在崇文门中医医院出诊时间为每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