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秋季,很多人总是会感觉不自在,此时节,大自然处在一个向冬天过渡的阶段,我们人类也应该把“秋冻”放在一边,为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做些准备了。
现在正值秋季,很多人总是会感觉不自在,此时节,大自然处在一个向冬天过渡的阶段,我们人类也应该把“秋冻”放在一边,为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做些准备了。霜降时昼夜温差加大,人们除了要适时添加衣服之外,应格外重视腰腿部位的保暖。霜降节气时在饮食上宜进补。民间有谚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强调霜降进补的重要性。
中医养生学提出“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因此,应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等,特别是辛辣火锅、烧烤食物要少吃,以防“上火”,多吃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杨桃、柚子、柠檬、山植等。
此外,霜降时还适合吃柿子、栗子、萝卜、梨、洋葱等。有些地方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柿子味甘、涩,性寒,有清热润燥、养肺化痰、止渴生津、软坚、健脾、止血等功效,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咽痛、高血压等病症。因此,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痔疮等病人的理想保健品。
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霜降后的进补佳品。食用栗子可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御寒能力。到了霜降节气后,萝卜的味道变得鲜美,山东有农谚说: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萝卜有顺气、宽中、生津、解毒、消积滞、宽胸隔、化痰热、散癖血之功效,可治疗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蛆血、消渴、咽喉痒痛、痢疾和头痛等,也是霜降时的养生佳品。
霜降节气虽已时至深秋,但“秋燥”并未完全消退。由于秋燥的存在,燥邪极易伤人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舌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干咽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状。可见,霜降养生仍需把握“滋阴润燥”之原则。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因此,霜降时节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此外,还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可培阳,以利舒肺,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