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品安全 > 愈五成受访者认为恒天然事件破坏对洋奶粉信任

愈五成受访者认为恒天然事件破坏对洋奶粉信任

时间: 2013-08-13 10:10  来源: 国内青年报   编辑:

日前,全球主要乳制品出口商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称,旗下公司下属工厂因塑料管道问题,一批产品受肉毒杆菌污染,部分乳清蛋白粉及相关产品已经流入国内。

摘要:

\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雅培召回可能涉肉毒杆菌产品

  日前,全球主要乳制品出口商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称,旗下公司下属工厂因塑料管道问题,一批产品受肉毒杆菌污染,部分乳清蛋白粉及相关产品已经流入国内。随后,多美滋、雅培等公司纷纷召回受污染产品。10日,再次曝出恒天然两批次产品收到双氰胺污染的新闻。

  上周,国内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新闻客户端,对635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过半受访者(52.9%)坦言身边有人受到此次肉毒杆菌事件影响,55.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再购买问题洋奶粉事件中相关品牌的产品。

  58.2%受访者认为国人存在对洋奶粉的盲目追捧

  其实,此次并非洋奶粉第一次在国内曝光出问题。早在2008年,美赞臣、雀巢、雅培等品牌奶粉均被检出三聚氰胺;2009年,多美滋奶粉疑遭三聚氰胺污染;2010年,雅培“喜康宝”系列奶粉疑遭甲虫污染全球召回;2011年,韩国每日乳业部分产品被检测出福尔马林;2012年,美素丽儿奶粉被指蛋白质指标不达标……

  然而,如此多的问题洋奶粉事件被不断曝光,却并未影响到公众对洋奶粉的追捧。调查显示,在国产奶粉与洋奶粉之间,依然有43.9%的受访者选择更信任洋奶粉,仅有10.0%的受访者选择更信任国产奶粉。另有32.4%的受访者选择都不信任,9.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特别倾向,3.9%的受访者选择“不好说”。

  以为四川的年轻妈妈明确表示,此次肉毒杆菌事件后,要给孩子更换一个奶粉品牌,虽然具体没有确定,但肯定是另一个国外品牌,一定不会选国内品牌。

  “我们当前社会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洋奶粉的盲目追捧。”国内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张利庠教授表示,客观来讲,可能除了在配方奶粉微量元素添加的研发上有待加强,当下的国产奶粉与洋奶粉质量并不存在明显差距。

  调查中,58.2%的受访者认同,自从三聚氰胺事件等一系列国产奶粉丑闻被曝出后,国人存在对洋奶粉的盲目追捧。

  对于这种盲目追捧产生的原因,受访者优选“国产奶粉曝出过严重安全问题”(51.9%),其次是“国产奶粉质量差”(34.7%),排在第三位的是“‘洋奶粉’质量的确有保障”(31.6%)。其他还有:“国产奶粉形象不好”(28.8%)、“‘洋奶粉’口碑好”(19.1%)、“‘月亮是外国的圆’心理作怪”(12.5%)、“‘洋奶粉’品牌营销到位”(8.7%)等。

  53.7%受访者承认肉毒杆菌事件破坏自己对洋奶粉的信任

  从孩子出生到如今9个月大,家住河北保定的刘先生一直在给孩子吃多美滋的奶粉。前些天,当从媒体得知多美滋相关产品牵涉到此次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后,他当即就给孩子换成了雅培奶粉。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天后,雅培也被曝光出现问题。不过幸好的是,刘先生家孩子所吃的多美滋与雅培奶粉,都不在出现问题的产品批次内,孩子现在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刘先生向记者表示,问题洋奶粉事件发生后,一些孩子都在吃多美滋奶粉的家长在网上建了几个QQ群,相互交流信息。其中,有几个家长买到了问题批次的奶粉,但总的来说并不占多数。“虽然这件事最终没有给孩子造成伤害,但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如今,国产奶粉可信度不高,洋奶粉又出问题,孩子到底应该吃什么才安全呢?”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王旭峰指出,肉毒杆菌属于厌氧菌,只有在缺氧的状况下才会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对于成人和1岁以上的儿童,肉毒杆菌是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的。但是对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肠道本身就是一个缺氧的环境,而且婴幼儿的肠道菌群不够强大,不能对肉毒杆菌产生强有力的对抗和清除,从而引起中毒。具体的中毒表现为运动和神经系统的麻痹。

  国内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在目前的奶粉安全检测中,包括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双歧杆菌等项目的检测。由于肉毒杆菌在正常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在奶粉中出现,全球范围内都没有设置奶粉中肉毒杆菌的检测标准。所以说,相关奶粉产品受到肉毒杆菌污染只能算是一个偶然事件,公众不必恐慌。只要相关生产企业能遵循良好的生产规范,严格自律,这样的问题完全能被避免。

  肉毒杆菌事件对洋奶粉形象造成了多大影响?调查显示,53.7%的受访者承认该事件破坏自己对洋奶粉的信任,55.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再购买问题洋奶粉相关品牌的产品。

  专家指出,奶粉并非儿童健康成长的必需品

  当下,每当奶粉问题被曝光,在社会上总会引起不小的恐慌。这背后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在许多人眼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完全可以替代甚至胜过母乳,奶粉已经成了孩子成长的必需品。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无论世界卫生组织等优秀组织一再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国内的母乳喂养率近年来仍旧出现惊人的下降。据国内新闻网报道,从1998年到2008年间,国内6个月内婴儿的完全母乳喂养率从67.0%快速下降到27.6%,城市里甚至只有16.0%。本次调查也显示,仅有26.3%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给孩子进行以母乳喂养为主的人非常多。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进行母乳喂养很多时候是怕影响身材,急于减肥。其实母乳喂养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减肥方式。因为在孕期妈妈体内的脂肪储备会增加,这就是为产后泌乳所储备的能量。如果不采取母乳喂养,反而增加了体形恢复的难度。” 王旭峰说。

  “对于婴幼儿,母乳喂养应该是优选,实在不行再选奶粉。”朱毅提醒,大家应该把奶粉视为一种普通产品,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膳食选择的一种,并非儿童健康成长的必需品。应该避免对奶粉特别是洋奶粉的盲目追捧与过度依赖。

  诚如朱毅所言,很多家长的观念里,奶粉完全可以替特需乳,这种想法需要纠正;如何纠正,就需要传统媒体、电视及网络媒体的联合普及,将母乳喂养的观念植入年轻妈妈脑中。洋奶粉和国产奶粉孰优孰劣的对比,是母乳喂养缺失造成的。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生鲜奶”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不要
“生鲜奶”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不要直接饮用

  生鲜奶,大家并不陌生,不过,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有关...[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