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品安全 > 昆明米线大部分由小作坊供应 仅5家持证经营

昆明米线大部分由小作坊供应 仅5家持证经营

时间: 2013-07-18 11:56  来源: 云南网   编辑:

一些米线店、销售商贩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购买低价劣质的米线。市场的巨大需求和监管的乏力,放任了小作坊的滋生。小作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忽略了产品质量和卫生。

摘要:

  说起各地的特色美食,我们不禁会想到北京的烤鸭、武汉的鸭脖、内蒙的牛肉干、云南的米线等等,听着都让人有食欲,可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年代,能吃上正宗、安全的食品对我们来说似乎已成了一种奢侈。

  米线是昆明乃至云南的一大特色美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大部分昆明人对米线情有独钟,小锅米线、凉米线更是惹人嘴馋。然而这些米线出自何方,质量、卫生是否达标等诸多问题却很少有人知道。

  昆明米线从传统手工制作到作坊式加工、再到企业化生产。如今,小作坊劣质米线与持证规范化生产企业之间的博弈使得昆明米线市场战火纷飞。

  特别是那些无生产资质的作坊,为节省成本,生产不合格的米线供应市场,加之目前云南尚未出台地方性法规,使得执法部门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为此,相关部门及专家呼吁,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市人大代表李春光也表示,将专门就此问题进行调研并提交立法议案。

  供需差异导致小作坊滋生

  调查中,据市场监管部门保守估计,昆明主城区每天的鲜米线需求量在500吨左右,而正规企业仅能生产不到30吨米线,且有两家拥有正规米线配送中心的连锁店自产米线供不应求,这也就意味着94%以上的米线市场被小作坊抢占。

  相关部门介绍,目前昆明市含县区,仅有5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正规鲜米线加工企业,有70多家小作坊与质监部门签订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承诺书”并纳入监管范围,但市场上的很大一部分米线则来源于“黑作坊”。

  一些米线店、销售商贩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购买低价劣质的米线。市场的巨大需求和监管的乏力,放任了小作坊的滋生。小作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忽略了产品质量和卫生。

  相关部门监管打击力度不断加大

  昆明市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督处陈处长介绍,随着监管和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鲜米线的抽检合格率在逐渐上升,持证企业加工米线合格率达100%,小作坊鲜米线加工前年合格率仅60%,去年合格率75%,产品质量逐年提升。

  陈处长介绍,在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中,昆明专门增加了鲜米线这一项的整治。通过整治,目前加工企业、作坊的卫生条件、使用添加剂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过在抽检中,小作坊的鲜米线仍存在微生物检测超标的情况。陈处长说,微生物超标与生产加工环境、运输储存环境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去年昆明市共取缔各类黑作坊180余家,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呼吁:希望尽快出台地方法规

  为了更好地监管小作坊,陈处长介绍,云南省对小作坊监管方面的地方政策性法规经过反复调研、起草,有望尽快出台。这将使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在打击处理违法生产加工不合格产品方面更加到位。

  “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都市时报有关米线问题的报道,没想到大家所喜爱的特色食品,居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的确很让人震惊,目前已着手准备进行调研。”昆明市人大代表李春光呼吁,针对米线的监管问题,希望人大代表联名提交立法建议案,进而由省、市人大推动地方立法,尽快弥补目前米线地方监管法规的空白,进一步规范米线的生产,让云南人喜爱的米线成为放心食品。

  西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食品工程研究所所长车振明教授也建议,米线质量和卫生需要规范加工企业的生产行为,小作坊的大量存在将影响产品质量,走规模化生产是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键。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生鲜奶”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不要
“生鲜奶”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不要直接饮用

  生鲜奶,大家并不陌生,不过,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有关...[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