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来,东宝生物被本报曝出深陷胶原蛋白漩涡且产品临床报告造假的事件后,截至本周五,东宝生物一周累计跌幅达16%,市值蒸发约3.4亿元。
近一周来,东宝生物被本报曝出深陷胶原蛋白漩涡且产品临床报告造假的事件后,截至本周五,东宝生物一周累计跌幅达16%,市值蒸发约3.4亿元。
股价周四一度跌停
自从胶原蛋白被曝出“无用论”之后,业内人士纷纷发表声援。与此同时,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胶原蛋白生产大户东宝生物产品临床报告造假并涉嫌夸大宣传。如其宣称的合作方解放军309医院否认与其有合作。
受上述事件影响,东宝生物股价持续下跌,本周四(6日)甚至一度跌停。截至昨日收盘,东宝生物再跌1.59%,收于9.89元。一周跌幅累计达16.33%,市值蒸发约3.4亿。
■ 个案
“胶原蛋白事件要给个说法”
昨日,一位从事证券行业的张先生致电记者,称自己想代表中小投资者就胶原蛋白一事向东宝生物讨一个说法,但他与东宝生物取得联系后,公司方面不予回应。
张先生称,几个月前,几位朋友听从其建议,购买了东宝生物的股票。“总共买了几十万股。”他说,“当时我从报表上看,公司财务状况没什么问题,明胶和胶原蛋白的产量也有保障。”
现在,东宝生物股价因为“涉嫌夸大宣传”、“临床合作报告造假”等负面新闻连续下跌,张先生认为,自己对几个因为听从了他的建议而被“套牢”的朋友负有责任,“没法跟人家交代了。”他说,“所以我希望公司给我一个交代。”但张先生致电公司证券部门,得到的答复是“暂不回应”。
张先生说,东宝生物不出来讲清楚此事,是对投资人的不负责任。“伪造报告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是媒体乱说还是确有此事;胶原蛋白这个项目打算怎么办,继续上马还是改变计划。不管事实和结果是什么,总要有个说法。”
昨日下午,记者再次与东宝生物方面取得联系,一位证券事务代表告诉记者,公司下达了要求,“现在一律不接受媒体采访。”
仅32种胶原蛋白获正规批号
据报道,目前国内只有26个厂家的32个胶原蛋白品种获得“卫食健字”批号,但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不下百种,而且几乎都打着保健品的旗号。“如果没有获得‘卫食健字’批号,只能作为普通食品销售,不能宣称是保健食品,更不得以保健品名义销售。”重庆市食药监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处一位负责人介绍,“就算是这些有正规批号的产品,也多少都存在一些超出其所经批准功能的夸大性宣传。”
总而言之,消费者要正确看待保健品的功效,树立科学的养生观。有评论文章指出,保健食品不是灵丹妙药,面对花样繁多的各种保健品,更要擦亮眼睛、保持理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