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20、21 日,记者走访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发现,“毒姜”风波渐息,山东姜又重占市场。究其原因,业内人士分析,一是本地姜产量少、不当季;二是山东姜肥大色靓,受餐饮企业青睐。
业内人士介绍,与山东、广西的生姜不同,高明的砂质土壤有利于生姜生长,所产生姜淀粉含量高、口感不渣,特别适合用来做珠三角人喜爱的“猪脚姜”。姜贩们在销售时,也常会用纸牌标注“无渣”来吸引消费者。记者在南海区中南批发市场及禅城区普君市场随意采访了10位前来买菜的市民,有6位表示会选择本地姜,原因便是无渣、口感好。
但是,高明生姜协会会长黎耀辉介绍,高明的生姜种植面积不过才5000来亩,其产量远不能与山东姜相比。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高明生姜种植者多是本地农村散户,这便限制了其规模。她认为,散户种植往往是盲目的,不像农业公司有更多的渠道预测农产品种植的前景。而由于散户无法准确把握市场供需信息,往往导致农产品种植大起大落,容易出现滞销。
版村村委相关负责人麦志勇透露,去年曾有公司提出与版村合作,让姜农们集中种植生姜,由该公司负责收购,但是由于当时提出收购价随收获季的市场价而定,姜农们认为“无定价,无保障”,不愿意合作。
“如果到时收购价还是每斤1元,我们岂不是白做!”麦伟明谈及与公司合作时,认为应定一个姜农可以接受的保护价方可行。
在麦志勇看来,生姜价格这几年不稳定,农民无法准确掌握市场信息;而姜农自身又没能力寻找市场,因此估计,未来几年,本地姜不会大量种植。
多位生姜批发商及零售者也认为,高明姜产量太少,山东姜依然会是市场上的“主角”。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