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查询在我国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公示信息,了解并促进药物临床试验规范化,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医疗水平越来越先进,在疾病面前,人们渐渐消除了之前的恐惧,但是在探索中发展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药厂投巨资研发的新药上市后,药效没有预期的好,安全性存在隐患,原因在何?为什么我国的临床试验数据不被发达国家认可?近日,在由国内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主办的“‘创新?安全?责任’第一届临床研究质量(过程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临床研究质量与风险评价中心”筹备委员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2012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检查了134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其中38家需要整改,占总数的28.5%。虽然相关法规严格,但是执行环节却被不同的执行方打了折扣:认证考核不严格、基地管理不到位、研究者太忙不熟悉GCP(临床试验规范)、CRO公司(合同研究组织)追求利润,SMO公司(基地管理组织)帮助造假,企业不专业不重视……这些不严谨都是造成国内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不过关的原因。
为加强药物临床试验监督管理,推进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公开透明,保护受试者权益与安全,今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第28号公告,要求开展药物临床试验信息的登记与公示工作。公众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查询在我国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公示信息,了解并促进药物临床试验规范化,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三方稽查队伍,监理新药临床试验环节。“‘三方稽查’相当于建筑工程中‘监理’的角色, 试验开始进行的时候对方案有把控,对研究者、试验团队进行培训,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试验的问题,把问题找出来以后再重新培训,避免后面再发生同样的问题。其主要是帮助申办方获取真实全面的临床试验数据,同时评估和管理新药投资风险。作为“监理”,“三方稽查”似乎正在扮演着投资方和CRO(合同研究组织)之间的“特殊”角色。
药品对人们来说是“神品”,可以挽救人类的健康,但同时,医药产业也存在着许多弊端,给人们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譬如,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医药产业一而再地隐瞒和谎报在临床试验中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大批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夸大了,而这种夸大会正在危急人们的生命,浪费公共资源,这是对科学的扭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