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打扫卫生间,很多人想到的仅仅是刷刷马桶、擦擦洗手池……的确,这些地方的污垢相对集中,清理后也会使卫生间“看上去”干净不少。
谈起打扫卫生间,很多人想到的仅仅是刷刷马桶、擦擦洗手池……的确,这些地方的污垢相对集中,清理后也会使卫生间“看上去”干净不少。
但是,如果忽略以下这些清洁步骤,你的卫生间可能会成为细菌和病毒滋生的场所,危害健康,尤其是在流感高发的冬季:
1、病愈后不清洁/更换牙刷
生殖专家Kelly Reynolds博士表示,感冒时,带有病菌的唾液,或其他分泌物会在牙刷刷毛上残留数周。如果不及时清洁或更换牙刷,病愈后可造成再次感染。
例如,链球菌性喉炎患者在病愈后不及时清洁或更换牙刷,极易再次感染。
链球菌性喉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咽喉炎。该病早期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当病原菌耐药后,会形成强有力的复发。
抑菌办法:
Reynolds建议,病愈后要及时更换牙刷,或将其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10分钟,彻底冲洗干净,晾干后再使用。
2、牙刷不分开存放
将家中所有人的牙刷放在同一个牙杯中,会加大牙刷刷毛相互接触的几率,导致细菌传播。相当于你和多人共用一支牙刷。
一旦其中有人生病,你的牙刷也极有可能会沾染病菌。
抑菌办法:
Reynolds建议,家中每个人的牙刷要垂直放置在自己独立的牙杯中,牙刷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以免传播细菌。
每隔几周要用稀释的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清洗牙杯,包括杯底。
3、肥皂用完不晾干
皮肤科专家Michelle Green表示,如果用完肥皂后,不完全晾干就放回皂盒,湿漉漉的肥皂和皂盒会成为细菌生长的培养皿。
抑菌办法:
Reynolds建议建议用洗手液代替肥皂。如果一定要用,也应该完全控干水分后再放回皂盒。
不要多人共用一块肥皂,以免细菌传播。
4、浴帘发霉
Green称,长期不清洗的浴帘也是储存真菌的场所,和皮肤接触后会诱发感染。
Reynolds表示,霉菌孢子通常无法通过肉眼看到。如果你在浴帘上看到黑点,甚至黑块,说明已经有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的孢子聚集。
事实上,少量的霉菌孢子就可以导致霉菌过敏或哮喘,人群中约25%患有此类疾病。
抑菌办法:
定期更换浴帘,或者用漂白剂擦拭其表面,可以有效地去除霉菌。
洗澡时打开排风扇,或者卫生间经常开门开窗通风,也能显著减少孢子数量。
5、多人共用一条擦手毛巾
潮湿的擦手毛巾是霉菌和细菌滋生的温床,如果多人共用,甚至擦嘴或擦脸,会成为细菌传播的源头。
抑菌办法:
Reynolds建议,家中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擦手毛巾(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并每周清洗。不要使用别人的毛巾。
擦脸毛巾和浴巾要分开,每使用1-2次之后要清洗
因为浴巾要么很难干透,要么干透后会布满灰尘、死皮细胞或沐浴露残留,如果再用其擦脸或擦嘴,有可能引发细菌或病毒感染,例如,诺瓦克病毒或大肠杆菌。
每个人的毛巾应分开晾干,每2-3周用热水彻底消毒
Reynolds表示,在卫生间的挂钩或架子上叠放湿毛巾不仅很难晾干,还会使霉菌飞速生长,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叠放毛巾还会导致细菌和微生物的相互传播,例如葡萄球菌。
6、用潮湿的浴球洗澡
同毛巾一样,潮湿的浴球也是细菌和霉菌聚集的较佳场所,包括来自你身上和卫生间内的细菌。洗澡时用它,极易导致皮肤痤疮。
抑菌办法:
较好不要使用浴球。如果一定要用,确保使用后用烫水消毒,然后在卫生间以外的通风处彻底晾干。每3个月至少更换一次。
7、刮胡刀/化妆用具放在洗手池旁
Green表示,将刮胡刀、化妆刷、眼线笔等脸部工具顺手放在洗手池旁虽方便使用,但时间长了,它们会在潮湿的环境下沾染细菌,然后带到脸上,毁坏皮肤,也有害健康。
抑菌办法:
定期用杀菌剂清洁洗手池,如果化妆工具必须放在洗手池台面上,底下要垫层手纸。
让刮胡刀远离潮湿的卫生间。存放时可以在下面垫上一层厨用纸巾,也可以挂在通风的地方。不使用时在刀片上稍微喷一点酒精有助于消灭残留的细菌。
不要使用过期的刀片剃须,一次性的剃须刀只能用一次。过期的剃须刀片不仅会生锈、布满细菌,更有可能因为变钝而划伤皮肤,或导致胡须内生长,造成感染。
8、卫生间地板长期不擦洗
Green称,人脚上的足癣或其他真菌会聚集在卫生间潮湿的地板上。马桶冲水时,偶尔也会溅起充满排泄物和细菌的水滴和水雾。
不经常擦洗地板,这些病菌就会被带到家中的各个角落,甚至床单上,引发疾病。
抑菌办法:
Reynolds建议,卫生间地面每周要擦洗1次(建议使用漂白剂或者杀菌消毒剂),要特别注意马桶周围。
如果家中有人有足癣或者脚上有伤,应当每天擦洗地板,直到患者痊愈。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