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聚焦医改 > 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在京举行 百位专家探讨黄芪最新研究

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在京举行 百位专家探讨黄芪最新研究

时间: 2016-06-12 10:26  来源: 国内新闻网   编辑: 娜娜

近年来,甘肃抓住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结合省情实际,立足自身特色,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摘要:

  近年来,甘肃抓住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结合省情实际,立足自身特色,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探索总结了一条财政承受得了、群众支付得起、社会各界满意、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

  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当天在北京举行,国内工程院院士孙燕、中科院院士陈可冀、法国肿瘤内科专家JPArmand等来自国内外的200多位名医、专家探讨黄芪最新研究成果。

  夏红民表示,此次世界黄芪论坛公布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的《道地药材定西黄芪》标准的公告,对稳定陇西黄芪质量,推动甘肃黄芪产业链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问诊把脉、传经送宝,将甘肃作为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研发基地,共同推动中医药及其相关产业向前发展。”他说。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目前在丝绸之路沿线七个国家创办了中医中心。下一步,中医药、尤其陇药走出国门是甘肃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黄芪作为常用的“扶正固本,补中益气”药物,在国内已有两千余年的应用历史,其在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衰老、抗疲劳、降血压等方面的功效已为世人熟知。最新研究表明,黄芪中蕴含的黄芪多糖(APS)在缓肿瘤方面有显著成效。

  会议披露国内黄芪道地药材认证结果:甘肃定西及周边地区生产的黄芪认证为“道地黄芪”,其在药理价值上高于其他黄芪。

  定西市长唐晓明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定西常年的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2015年种植面积是139万亩,在国内地级市中稳居第一。目前,该市将打造“国内药都”作为加快脱贫的重要举措,农民通过种植中药材,人均纯收入提高贡献率25%以上。同时,延长中药材产业链、以中医药带动养生旅游,拓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和医疗功效,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大市。

  “黄芪在免疫调节上的重要作用,治疗肿瘤方面的有效性,给了中医药一条打开国际市场的途径。”法国肿瘤内科专家JPArmand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上国内业内优秀专家通过“分子水平”分析黄芪治癌疗效,“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服西方的学术界认可黄芪。”他说。

  会上,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院长梅之南、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承德、法国中医专家鞠丽雅等多位业内学科领头人、专家作了《黄芪的临床应用》、《贞芪扶正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黄芪种属和分子鉴定》等专题报告,向世界展示现代科学对黄芪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据甘肃省卫生计生委通报,2014、2015年连续两年,甘肃平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国内最低。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甘肃有探明的中药材品种1600多个,特别是黄芪、当归、党参、大黄、甘草并称“陇药五金花”,在国内外负有盛名。

  2015年,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388万亩,产量99万吨,均居国内第一。该省有持证药品生产企业134家,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80万吨,年周转量100万吨以上,以兰州为中心的医药商贸物流配送网络初步形成,物联电子交易平台初步完善。特别是黄芪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利用陇西的道地产区优势,**全省规范化栽培黄芪50万亩以上,产量15万吨左右,以“贞芪扶正”为代表的黄芪精深加工产品,产值近10亿元。

  目前,在承认和使用中医药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芪以原药材、中药饮片、功能性食材等多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为促进黄芪研究与利用,将黄芪开发成应对全球老龄化,防治慢性病、老年病等多方面的功能性产品,推动中医药走向全世界,国内优秀学者陈可冀院士、孙燕院士共同组织发起了世界黄芪论坛,并于2014年10月在兰州举办首届论坛,形成了《黄芪的基础与临床》一书,对黄芪的药用传承、药学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了全面总结。

  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由国内中医科学院、国内国家癌症中心、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办,定西市人民政府、甘肃扶正药业承办。

相关标签
黄芪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