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症状,现如今,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眼睛,白天面对电脑工作,晚上面对手机,我们日夜不停“虐待”眼睛,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出现弱视。
弱视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症状,现如今,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眼睛,白天面对电脑工作,晚上面对手机,我们日夜不停“虐待”眼睛,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出现弱视。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等)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较好矫正视力下降。
儿童弱视的治疗讲究时机,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成年后则基本治疗无望。因此,建议儿童每年至少普查视力1-2次。
弱视不同于近视、散光
近视、远视、散光,统称为屈光不正,常是弱视产生的原因。弱视与屈光不正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弱视眼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不能达到正常,除戴镜外尚需进行其他治疗,视力才有可能逐渐提高至正常;而屈光不正者佩戴合适的眼镜后视力即可达到正常,无需其他治疗。
儿童弱视通常发病较早
婴儿出生时,眼球、大脑均未发育完整,视力很差,新生儿仅对强光刺激有反应,就是只有光感。生后早期,由于外界的刺激,视觉系统迅速发育,视力逐渐提高。幼儿1岁时,视力几乎接近成人。
如果在这一阶段双眼或单眼受到不良因素如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等干扰,以至视觉系统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觉通路的发育受影响,就可能产生弱视。
弱视影响立体视觉
弱视的危害在于,病人不仅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功能及精确的立体感。在日常工作中,有许多专业要求有良好的视力和立体视力。
立体视力是人看远近、深浅所必备的功能,一个人若没有完善的立体视力,即使每只眼视力正常,也不可能很好完成精细工作。
初治年龄越小治好的可能越高
弱视的患病率较高。80年代以后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各地弱视的发病率在3%-4%。3亿儿童中弱视儿童估计在1000万以上。
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年龄小,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成年后则基本治疗无望。7岁前治愈率达82%-83%,大于7岁的儿童弱视治愈率仅为46%-64%。13岁以后,眼—大脑皮质层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视力提高的希望越来越小,治疗的困难越来越大。
弱视的儿童外观没有明显改变,不红不痛,除视力低下外,大多数能正常玩耍、学习,家长和老师们不容易察觉到孩子有视力问题。这样,往往错过了治疗的较好时机。
儿童每年至少普查视力1-2次
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初治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所以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弱视患儿呢?首先家长对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看书时喜欢将书放得很近;看电视喜欢往前凑;常常眯眼看东西;或歪头用一眼看;或将脸转向一侧,眼睛斜向对侧看;在户外阳光下闭一只眼,有斜眼;在陌生环境中反应慢,行动迟缓;东西掉地上后,伸出双手搜索寻找等。
发现以上表现,即应引起重视,早找医生检查。幼儿园应将视力检查作为入托、开班的一项常规检查,除此以外,每年至少普查视力1-2次,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家长联系。
在治疗方面,绝大部分弱视经过治疗不仅视力达到正常,而且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双眼视功能,建立立体视觉。73.7%的病人视力可达到1.0或以上,其中80%获得了立体视觉,而在小年龄组治愈率可达82%-83%。
相关阅读:
小儿斜弱视病因
小儿斜弱视症状
小儿斜弱视怎么办
小儿斜弱视疾病诊断
小儿斜弱视治疗方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