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盛夏未到 日光性皮炎已高发

盛夏未到 日光性皮炎已高发

时间: 2015-05-11 11:05  来源: 钱江晚报   编辑: 涛子

  立夏一过,天气大好,去野外尝尝野餐顺便晒晒暖阳,这样的惬意日子无论是谁都会很喜欢。但是阳光虽好,也让不少人都很受伤。不少市民反...

摘要:

  立夏一过,天气大好,去野外尝尝野餐顺便晒晒暖阳,这样的惬意日子无论是谁都会很喜欢。但是阳光虽好,也让不少人都很“受伤”。不少市民反映,被最近的太阳晒得皮肤发了小红疹,得了日光性皮炎。医生表示,此时是日光性皮炎高发期,市民需要注意防晒。

  上周末,天气晴好,家住盛泰名都的胡小姐约了一群朋友去户外烧烤,看太阳不太大,又赶时间,胡小姐就没有做什么防晒措施,便兴冲冲拿着烧烤食材出门了。

  一群人在草地上喝酒、烧烤、打牌,疯玩一天之后回来,胡小姐便发现脖子和胳膊上起了一些红色的疹子,并且感到皮肤有些痒,开始胡小姐还认为是户外的小虫子咬的,想着自己会好起来的就没在意,可过了两天,这种现象却越来越严重,身上又痛又痒,脸上也开始起了成片成片的疹子。到医院就医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患上了日光性皮炎。

  胡小姐非常纳闷,明明天气还没到盛夏,太阳也不是很大,怎么自己的皮肤就这么脆弱,得了日光性皮炎了呢?

  春夏交替,紫外线伤害也非常大

  其实,近期患上日光性皮炎的市民不在少数。记者在下沙各大医院问了一圈,几乎每个皮肤病科室都被踏破门槛,尤以妇女和儿童的症状更为突出。

  上周五,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皮肤科的候诊区,坐满了候诊患者。

  一位30多岁的女士挤得满头大汗,她告诉记者自己得了日光性皮炎。“痒死了,不抓又忍不住,现在脸上又红又肿,只能来看医生,还碰到很多和我一样的病人。”

  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皮肤科王医生告诉记者,春夏季节正是皮肤病高发季节,很多人身上脸上常常会出现红斑、脱皮、瘙痒等各式各样的皮肤病。而春夏交替季节,尤其是日光性皮炎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不少市民的防晒意识还不够。

  “他们认为只有七八月盛夏时分太阳非常大的时候才需要做足防晒措施,殊不知,在春夏交替时候,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造成日光性皮炎的诱因就是紫外线中的中波和长波。”王医生说。

  记者了解到,日光性皮炎常在春季初次受到较强日晒后发病。脸部、脖子、手臂,手背等露出部位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样或水疱等皮疹。以小丘疹及丘疱疹最为多见,少数患者表现为红斑水肿或斑块。

  “日光性皮炎与日光照射密切相关,每次照射后,皮损明显加重,痒感加剧。而且皮疹根治不易,常反复发作,所以市民在这个时节,也应该走好防晒工作。”

  保护皮肤,防晒别马虎

  那么,在这个季节,市民们该如何防晒呢?

  王医生告诉记者,虽然紫外线中的中波和长波是造成日光性皮炎的诱因,但如果自身肤质好,自身抵抗力强也不会患日光性皮炎。

  王医生提醒,这段时间外出,大家除了撑伞戴遮阳帽和涂防晒霜以外,最好穿长衣、长裤和浅色服装。

  出门的时候,选择早晚阳光不太强的时候,逐渐延长时间,长期坚持会慢慢收到效果。大家洗澡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以免破坏皮肤的角质层,导致皮肤抵抗能力下降。还要避免在一天中光线最强的上午10点至下午2点间外出活动。

  另外,患有日光性皮炎的市民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不吃油菜、菠菜、无花果、莴苣、苋菜、芹菜、茄子、土豆等食物。

  延伸阅读:如何用好防晒霜

  ●选择低指数防晒霜,多次涂抹。

  防晒产品标有SPF字样,指的是防晒指数。虽然倍数越大防晒时间越长,但SPF系数高的产品往往含有大量物理或化学防晒剂,对皮肤的刺激较大,如堵塞毛孔,或滋生暗疮和粉刺等。所以,权衡利弊,当以低倍数的防晒霜为最佳选择。

  ●防晒霜用量要足。

  一般乳霜质地的用量大约在两粒花生大小,水乳质地的用量大约相当于两个一角硬币,先涂其中一份,隔10至15分钟再涂另一份,这样更容易涂抹均匀。

  ●不要漏掉鼻子、脖子等部位。

  隆起的部位如鼻子最容易遭到紫外线曝晒,脖子也是一个重点防晒部位,都要涂抹防晒霜。

  ●每天晚上要卸妆。

  防晒霜是油溶性的,应先用卸妆油“以油溶油”,才能最有效、最温和地卸除干净。如果不彻底卸妆,很容易堵塞毛孔,引发痘痘。

相关标签
日光
皮炎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等季节病

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夏天也开始进入中伏。天气到了一年中最湿热的...[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