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在全球发病率正急速上升。而防皮肤癌,人种肤色不同,侧重点不同!
4月2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得知,英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比上世纪70年代中期要高出5倍!
皮肤癌,在全球发病率正急速上升。而防皮肤癌,人种肤色不同,侧重点不同!
1 40岁以上是高危人群
皮肤为何会发生癌症呢?
皮肤表皮最深层的基底细胞,分裂比较活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向浅层推移,以补充衰老、脱落的最外层的角质细胞。
皮肤新陈代谢的整个过程受DNA控制,当DNA受损时,新细胞会不受控制地生长,形成癌症。
皮肤癌有——
基底细胞瘤,和阳光照射有关,其发病率约占皮肤癌的60%,极少发生转移,最易治疗。患者多为40岁以上人士。
鱗状细胞瘤,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发展较快,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其发病率约占皮肤癌的30%,多为50岁以上人士。
以上两者统称为“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黑色素瘤,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一块皮肤及黏膜,虽只占皮肤癌的10%,但因易向肺、肝、骨、肾、心、脑等内脏转移,十分凶险,其死亡率为全部皮肤癌之冠。而其愈合,取决于是否能够早期诊断。
老人是皮肤癌高危人群,原因是老人皮肤逐渐萎缩,皮肤营养功能发生障碍,制约细胞异常增生的能力削弱,为生癌奠定了基础,如果再加上外来刺激,如化学、物理因素等,则容易致癌。
2 紫外线易损伤白皙皮肤
新闻:英国有关专家指出,该国黑色素瘤“高出5倍”的原因,“与英国人热衷旅行晒太阳有关”。
个案:2014年2月21日,42岁的高尔夫运动员帕德里克·哈灵顿透露自己正在接受皮肤癌的手术。皮肤癌堪称职业高尔夫球员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症之一,汤姆·凯特等人们熟悉的多位球员都是皮肤癌患者,原因是,高尔夫是“阳光下”的运动。
紫外线为何会致癌?
因为长波和中波紫外线能穿透皮肤表皮,损伤到深层的基底细胞,如果细胞DNA受损,发生错误的无限制修复,则会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同时,紫外线也破坏了淋巴细胞表面的活性抗原结构,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其他促癌因素的共同参与下,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是累积的,即使表面没有被晒伤,但若长年累月在户外接触阳光,皮肤组织就会受损。若儿童时受损,成年后仍继续任意暴晒,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令本已受损的细胞发生癌变。
皮肤癌在白种人里面发病率高,而在亚洲人中,皮肤癌只占癌症总数的2%-4%,而且还是愈后很好的基底细胞癌。
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为何“表现”大相径庭?
原因是,表皮深层的基底细胞之间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而且,黑色素颗粒能够吸收紫外线,使深层组织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因此,皮肤中的黑色素越多,得皮肤癌的机会越低。
我们自己是否也发现,我们黄种人的皮肤一晒太阳就会变黑,不容易晒伤;而欧美人肤色白皙,对中波紫外线B相当敏感,一旦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就会造成轻微灼伤,出现红斑、轻度水肿、雀斑等。如果持续暴晒,就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生几率。
早期症状有哪些?
头、颈、手背、胸、背等处,有突起生长物,长期不消失;长久不消的“暗疮”;皮肤出现无缘无故溃破、结痂,易出血,难愈合的皮损,尤其是长期受到阳光照射的部位,可能是早期表现。
如何预防?
不要过度暴晒,避免强日光照射,尤其在夏季中午11点到1点应避免直照。长袖、宽檐帽、遮阳伞及太阳镜,是简易可行的减少紫外线对人体损伤的方法。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不要过度晒”,而非“一定防晒”。因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以合成活性维生素D,因此,“一定防晒”,对我们国内人来说是“弊大于利”!
3 国内人要警惕肢端黑色素瘤
国内人的恶性黑色素瘤绝大多数为肢端黑色素瘤,特别好发于日光未必照射得到的部位——足部。
个案:《非诚勿扰2》中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说:“痣是从小就有,后来变成了瘤。”
个案:不久前,国内台湾一名85岁高龄的老翁切除了脚底痣转变成的恶性黑色素瘤。那颗痣已跟了他数十年,最近开始恶变。
个案:一位40多岁的农民,从小脚底就有一颗黑痣,多年来也没什么异样。一年前,他干活时感觉黑痣部位有刺痛感,持续3个多月不好转。他索性拿剪刀把黑痣给剪了,结果创口溃烂,一直不好。最近就诊,确诊为黑色素瘤。
个案:有位警察,背部的痣已经伴随了他9年,这个痣和防护背心相摩擦经常使他疼痛不已,近来就诊,发现痣已变成黑色素瘤。
个案:一位40岁的女士的小脚趾趾节侧有一颗0.5厘米的痣,检查发现已变成恶性黑色素瘤。医生当即建议她立刻开刀,切掉整个小脚趾,但病人拖了一个月才来切除。半年后她的癌细胞发生转移,约一年蔓延到全身,后不治死亡。显然在她犹豫的短短一个月间,癌细胞已扩散转移。
统计发现,国内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50%是发生在手掌、脚底,及指甲的肢端型恶性黑色素瘤;而“肢端型”的,在白种人中则不到5%。
为何晒不到太阳,也会患癌?
其病因不清,可能与遗传、病毒、外伤刺激有关。
一般情况下,色素痣转变成黑色素瘤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发展,时间也较为漫长,如台湾那位老翁。
但是,如果阳光暴露部位,如头部、颈部的色素痣长期阳光暴晒损伤,以及手掌、脚掌、生殖器的色素痣经常被摩擦,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破损,使机体自我修复时DNA出错,就有可能发展为黑色素瘤。
色素痣癌变有何样征兆?
根据痣细胞的分布可将色素痣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
掌、跖和生殖器部位的色素痣往往为交界痣,其临床特点是褐色或黑色斑疹,可稍隆起,2-8毫米圆形,境界清楚,颜色均一,表面光滑无毛,长在这些部位的交界痣,容易摩擦,恶变可能性大,有异常请尽快就诊。
再则,色素痣表面有裂隙或溃疡形成,是其恶性的本质表现。
如果色素痣出现面积或体积突然增大、近期突然颜色变深、变黑、突然出血破溃,或色素痣四周2厘米内出现许多新的小黑点等症状,这就极有可能已经是黑色素瘤了。
4 慢性炎症会恶变成癌
慢性刺激与炎症,也会导致恶性皮肤肿癌的发生。
个案:有位58岁的先生,因长期坐轮椅,长褥疮有十多年了,以前只是屁股上有指甲盖大的创面,去年开始严重了,屁股及大腿严重溃疡,今年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皮肤癌。
个案:有位先生30年前大腿膝盖处被烧伤了,因不注意保护伤口,且膝关节又总要活动,在三十年里,他的伤口常在结完痂后再度破溃、流液,持续不愈,现在膝盖伤口已变成皮肤癌。
个案:美国有位49岁华裔癌症研究专家罹患皮肤癌病逝了。6年前他在家中厨房操刀时不慎将手切了个小伤口,之后伤口多次出现溃烂症状,6年后的今天发现,小伤口已发展为皮肤癌。
烧伤后形成的瘢痕,若长期破溃不愈、创面呈菜花样生长、并伴有恶臭脓性分泌物覆盖瘤样组织表面,特别是在短期内生长迅速、创面增大者,应高度怀疑癌变的可能。
在宰杀鱼类、家禽时,或被海产刺伤,很可能会感染上“海洋分枝杆菌”,这种菌感染后,伤口不断肿胀,却没有明显痛楚,因此,伤口会被轻视,从而使伤口病况拖延不愈,也有可能转为皮肤癌。
病毒疣、鸡眼等常见皮肤疾病,若自行针挑、搔抓、腐蚀或随便切除;蚊虫叮咬留下的伤口,若处理不慎,造成感染扩大,均可能导致创面长期不愈合,进而可能发生癌变。
因此,若皮肤慢性溃疡、慢性炎症,请及早治疗,尽快修复已丧失的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正常营养机制,减少局部细胞基因突变的因素,阻止皮肤癌的发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