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健康挑战,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2.6亿人,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病患者。
国内居民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们每日平均盐摄入量为12克/天,目前早已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量6克/天,仅外出就餐一次盐摄入量就达4克;其中烹调用油面临同样问题。
日前,由国内营养学会、国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联合主办,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支持开展的“减盐控油措施高端圆桌会议”上专家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膳食不平衡、居高不下的摄入油盐、缺乏日常锻炼及作息不规律,都是引发慢性病的高发危险因素。
国外应对的方法可加大减盐控油知识的科普宣传、让消费者学会根据食品营养标签选择食品、企业和餐饮部门主动研究开发减盐控油新产品等。
慢性病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健康挑战,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2.6亿人,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病患者,仅糖尿病就达9700万人,每年新增慢性病患者1000万人,每天都有18000人因为慢性病而死亡,与此相伴随之出现的是大量的心脑血管病引起的猝死、瘫痪、残疾、住院和手术。
我国当前出现了慢性病的“井喷”,其流行严重性可见一斑。其实大多数的慢性病都是病人自身“创造”的,人的行为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所以慢性病的防治是可以改变的,关键要看自己有没有防病意识、健康觉悟与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心和毅力。
慢性病严重威胁国人健康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深,解剖学使人们认为人就是机器,生病是人体发生了机械故障,而医生就是修理机器的技师。随着生物学、细胞学理论技术的发展,人们又认识到,人类的疾病主要是由环境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因素引起的。
直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才最终认识到,疾病是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健康保健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主要指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是起病缓、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显著,有些慢性病几乎不能治愈,表现为逐渐的或进行性的器官功能降低。2005年10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慢性病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其中8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2011年7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国内的头号健康威胁,占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80%,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到68.6%。报告指出,国内的慢性病死亡率高于二十国集团的其他主要成员国:中风死亡率比日本、美国和法国高4到6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死亡率约为日本的30倍。
报告认为,如果不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在未来20年,40岁以上国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和肺癌的人数将可能增加到现在的两倍甚至三倍。今年1月,国内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在“2011国内慢性病防控论坛暨国内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国内人慢性病正处于井喷状。
5月21日,卫生部等15部门发布《国内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规划显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我国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7月9日国内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未来20年,国内40岁以上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一到两倍,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将增长80%以上。
慢性病七成是自己造成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人为什么会得慢性病?慢性病是否不可避免?怎么预防慢性病?
慢性病的病因看起来复杂,但实际上很简单,因为慢性病70%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具体地说,可以总结为遗传、环境、社会、行为、性格、感染、营养十四个字。
遗传: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大多都有家族史,都存在遗传倾向,如糖尿病等慢性病都已经找到致病基因。但遗传因素造成的影响并非是不能改变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推迟它的发病时间。
环境:地球生活环境充满慢性病危险因素,宇宙射线可引起皮肤癌,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经常饮用被污染的水会引起胃癌,食用霉变食物会引起肝癌,装修材料释放的氡气会引起肺癌。儿童玩具彩色颜料中的铅、被污染鱼类体内的汞、过期变质食物中的苯环化合物是骨癌和血癌的危险因素。
社会:人际关系和生活紧张压力已知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缺乏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服务引起的健康素养低下直接导致多种慢性病高发,没有慢性病筛查服务是慢性病不能早发现和早治疗的重要原因。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