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上,能碰到不少这样的糖尿病患者:把四肢发凉理解为年纪大了循环不好,认为年纪大了四肢发凉很正常。其实,糖尿病患者四肢发凉跟年龄无关,那跟什么有关呢?
在门诊上,能碰到不少这样的糖尿病患者:把四肢发凉理解为年纪大了循环不好,认为年纪大了四肢发凉很正常。其实,糖尿病患者四肢发凉跟年龄无关,那跟什么有关呢?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了恶心胃胀,认为是消化不好,自行服用消食片一类的药物,却又不见好转,是什么原因呢?糖尿病人恶心胃胀为什么?本文就这些问题详细地来聊一聊。
首先,我们来聊聊糖尿病患者四肢发凉为什么跟年龄无关,到底是什么导致的。
糖尿病患者四肢发凉是为什么?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上了年纪,或者糖尿病多年的患者,经常把四肢发凉认为是正常现象,觉得年纪大了都这样,其实,这是错的,这并不是正常现象。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多年的患者,一旦出现四肢发凉首先要考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会导致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即糖尿病神经病变。根据《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约占7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最长的神经纤维逐渐丧失完整性,症状从远端开始,即双手双脚开始,这就是糖尿病患者四肢发凉的原因。
接着,来聊聊糖尿病人恶心胃胀为什么,为什么消食片一类的药物效果不好。
糖尿病人恶心胃胀为什么?
普通人恶心胃胀,没有器质性疾病,可能需要考虑消化不良。但是糖尿病病人恶心胃胀要考虑是不是胃轻瘫。
什么是胃轻瘫?它是支配胃部运动和消化的神经受损导致的,可表现为反复恶心、胃胀、上腹痛、吃点儿东西就饱的感觉等。
说到底,胃轻瘫还是神经病变所致,与前文所述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归为糖尿病神经病病变。所以,它的治疗要按照神经病变来治疗,而不是消化不良,服用消食片效果不好并不意外。
介绍完糖尿病人恶心胃胀为什么,那糖尿病神经病变如何治疗呢?接着往下看。
糖尿病神经病变如何治疗?
根据《国内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国内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可针对其发病机制选用醛糖还原酶遏制剂,常用药物为唐林依帕司他。
糖尿病可引起多元醇通路过度激活,从而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而醛糖还原酶遏制剂唐林依帕司他通过作用于醛糖还原酶而遏制多元醇通路,进而改善神经症状,防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
唐林依帕司他不仅能改善周围神经病所致的四肢发凉症状,同时能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所致的恶心胃胀等不适。
除此以外,血糖、血脂的控制,合理的体重和适度的运动都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
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还要注意四肢的保暖,注意不要穿太紧的袜子,减少异物对脚部的刺激。胃轻瘫的患者少食多餐,减少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对改善症状也有帮助。
综上所述,不管年纪大,还是年纪轻,糖尿病患者四肢发凉跟年龄无关,都要考虑到是不是跟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糖尿病人恶心胃胀为什么不是消化不良?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所有的糖尿病病人,一旦有类似症状,务必及时告知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