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精神科 > 精神科 > 职业教育新风向:孤独症康复人才从业规范“浪潮已至”

职业教育新风向:孤独症康复人才从业规范“浪潮已至”

时间: 2020-09-21 16:3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志飞

  众所周知,孤独症康复行业存在康复人才缺乏、有效的实证干预方法运用少、在职培训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等最基本、最重要的待解难题,加...

摘要:

  众所周知,孤独症康复行业存在康复人才缺乏、有效的实证干预方法运用少、在职培训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等最基本、最重要的待解难题,加强师资培养是机构发展的必经之路。

  9月17日,为助力孤独症康复人才培养、机构转型升级,2020年度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发展论坛暨教培共建解决方案试点机构征选隆重召开,论坛以“数字化康复”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儿童医疗、康复、教育、辅具等领域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儿童康复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技术和新应用。

  据悉,本论坛由国内康复研究中心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主办,国内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国内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国内残疾人用品开发供应总站、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国内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协办,北大医疗脑健康承办。

  张通:国内康复研究中心将匡正从业规范,做好分级培训、实操演练。

  国内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博爱医院副院长、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国内孤独症机构联盟主席张通率先对孤独症康复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提出,现阶段我国孤独症康复患儿多、人才有限,供给的严重不平衡,让专业康复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计已达30万人。而孤独症康复人才破局,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点:首先是需要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携手制定一个规范的从业标准——让老师得到最规范的教育,让孩子有最规范的康复。其次是建设孤独症康复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体系,做分级培训、实操演练,把国内孤独症康复从业规范起来,落实到团体标准,提高孤独症康复教育整体水平。

  众专家:从A-PKU康复人才培养体系开始,做到人岗相适、科学用才。

  如张通主任所言,培养孤独症康复人才是一项需要多方合力的系统工程。在国内康复研究中心儿童康复科主任张雁主持的“康复教育人才的培养支持体系探讨”圆桌论坛中,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娟表示,培养**未来的医学人才是北大医学的使命和担当,一直以来,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北大医学丰富的医疗与教育资源,积极参与A-PKU孤独症康复人才体系的搭建和高级康复教育人才的培养,落实育人、树人、服务终身学习的理念。希望通过康复教育人才培训项目,能够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规范和标准,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专业化康复教育人才。

  A-PKU孤独症康复人才培养计划,简称APKU、apku,APKU体系旨在培养孤独症(Autism)领域、依托应用行为分析理论(ABA)进行康复教学的优秀(Ace)人才 。通过职业教育,他们将获得专业的职业晋升路径(Professional),习得丰富的知识、技能、实操经验(Knowledge-skill-experience),并将以人为本(User-oriented),对孩子进行有效康复,帮助孩子回归正常生活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孙洪强提到,北大六院在孤独症病因研究、临床研究、治疗研究等多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有相当成熟的研究成果走向一线,用于人才培养。去年A-PKU人才培养体系告诉了行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为康复人才提供了一条专业进阶、职业晋升的道路,后续六院还将持续关注康复人才发展,为康复机构发展提供助推力。

  作为学校代表,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才晓茹从在校学生培养角度介绍了相关工作。才校长坦言,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将临床成果、实践经验融合到学生技能和教学工作中。因此,今年学校与北大医疗脑健康签订了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将首先完善师资培养,让老师具备专业能力;第二,将出版实用性教材,让学生能在校学习期间就能适应行业、岗位的需求,更好衔接儿童康复工作。

  说到人才培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国内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贾美香坦言,孤独症孩子的康复与老师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康复老师必须要专业过硬、有师德、有规范。并现场呼吁,希望各方应协同下,能探索一条从在校学生到在职人员的职业化发展路径,搭建一支有规范、有标准的师资队伍,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康复。

相关标签
孤独症
康复
治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