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肿瘤科 > 肿瘤科 > 哈佛教授评2019肝胆胰肿瘤及胃癌研究进展

哈佛教授评2019肝胆胰肿瘤及胃癌研究进展

时间: 2019-06-05 15:1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志飞

  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5月31日~6月4日,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即将拉开帷幕。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为患医治,以患为师(Caring for...

摘要:

  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5月31日~6月4日,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即将拉开帷幕。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为患医治,以患为师(Caring for Every Patient,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会议将汇集肿瘤领域全球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很快将有机会应用于临床治疗,帮助到癌症病人。为了在第一时间把这些内容分享给患者及家人,我们特别邀请了美国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的朱秀轩(Andrew Zhu,MD)教授和他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肿瘤中心同事蒋京伟、许琦和李泓3位专家,共同探讨分享2019年ASCO会议上关于胰腺癌、胃癌、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方面最值得关注的内容。

  “癌中**”胰腺癌治疗的进展

  近年来,PARP遏制剂在BRAC突变的肿瘤,如卵巢癌、乳腺癌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而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病率在上升,大多数患者发现时为晚期。胰腺癌对化疗不敏感,一线化疗治疗复发后无较好的二线治疗方案,亟需好的维持治疗方案。

  今年的ASCO大会上将会报道一个名为POLO的研究,该研究为一项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内容为PARP遏制剂奥拉帕尼利用于铂类化疗后的BRAC胚系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的维持治疗,该临床试验设计已经纳入了46例BRAC胚系突变的晚期胰腺癌病人,数据还未公布,但此临床试验研究设计比较好。目前,胰腺癌以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靶向药物EGFR遏制剂有轻微的疗效。这些年,PARP遏制剂在卵巢癌的维持疗法中,已取得成功,能够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OLO研究入组的胰腺癌患者对PARP遏制剂有敏感性,在一线治疗4个月后,再进行维持疗法。目前需要关注的细节:患者受益的程度?治疗的副作用如何?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受到影响?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然而,近来针对细胞存活途径、DDRP和基质(包括免疫调节分子)的药物似乎很有希望,我们期待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的结果带给患者新的惊喜。

  胃癌的免疫疗法的进展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癌种,治疗困难。晚期胃癌以化疗为主,但胃癌对化疗总体不敏感,化疗疗效差。虽然针对胃癌的靶向药物有些许进展,但最近两年的热点是免疫遏制剂在胃癌中的治疗疗效。今年ASCO大会上将会报道KEYNOTE-062的研究结果。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针对PD-1的单克隆抗体,旨在阻断其与PD-L1和PD-L2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缓肿瘤免疫应答。在这个研究中,设计了三组试验,分别比较化疗,免疫治疗及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入组患者:PD-L1+/HER2-。这种治疗研究模式在肺癌中已经成熟,但在胃癌中的作用如何?具体研究的数据,如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为主要终点的数据,期待在ASCO大会上看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证据。

  晚期肝细胞癌二线治疗的进展

  国内是肝癌大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55%以上。其中,90%以上是肝细胞癌。KEYNOTE-224研究为一项单臂II期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帕博利珠单抗对晚期肝细胞癌肝癌二线治疗有较好疗效,促使美国FDA加速批准帕博利珠单抗对肝癌的二线治疗。今年ASCO大会上将会报道肝癌相关的KEYNOTE-240的研究结果。该研究为一项帕博利珠单抗对肝癌的二线治疗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从临床试验数据看,帕博利珠单抗的患者总生存期,未达到统计学上的预期的显著性差异,但是客观缓解率与KEYNOTE-224相似。帕博利珠单抗对肝癌的二线治疗的临床意义,还需要看研究者对该临床数据如何解读。期待免疫治疗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局部晚期/转移性胆道癌二线化疗的进展

  局部晚期/转移性胆道癌患者的二线化疗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以选择。本届ASCO大会上胆管癌的临床研究ABC-06,是在既往接受过顺铂和吉西他滨(CisGem)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胆管癌患者中,探讨mFOLFOX方案化疗联合积极症状控制(ASC)对比单独积极症状控制是否可带来生存获益的随机III期、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在这个研究中,虽然总生存期的改善在统计学层面上有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生存期的差异仅0.9个月,对临床而言意义相当有限,似乎并不足以令人相信化疗是更为合理的选择。对于二线的胆管癌患者来讲,该化疗方案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对于晚期胆管癌患者,免疫治疗或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可能是今后更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并需要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

  针对胰腺癌、胃癌以及肝胆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及靶向药物的单独治疗或者联合化疗的试验开展会越来越备受关注。本届ASCO年会的主题为“为患医治,以患为师(Caring for Every Patient,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每一位患者有着独特的病理状况,疾病症状亦是千差万别,必须根据每一位患者具体状况给予最合适的最精准的治疗。朱秀轩教授及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肿瘤中心的专家会在2019ASCO会后,继续为大家解读对于患者治疗极具价值的临床研究结果。

  专家介绍

  朱秀轩(Andrew X.Zhu)教授,MD,PhD,现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肝癌研究项目主任及血液肿瘤科主诊医师,同时任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与麻省总医院实验疗法及临床研究合作项目主任。朱秀轩教授将在嘉会国际肿瘤中心提供二次诊疗服务。

  在肝细胞癌(HCC)和胆管癌领域,朱秀轩教授是国际公认的专家,曾在多项HCC、胆管癌以及其他胃肠道癌症的国际临床试验项目中担任项目负责人。朱教授目前的研究重点关注于HCC和胆管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开发靶向疗法的新型循环和影像学生物标志物、以及HCC和胆管癌的新型基因突变及其特征。他与同事首次发现了IDH(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的存在,以及胆管癌FGFR遏制剂的耐药机制。

  朱秀轩教授是国际肝癌协会(ILCA)的创始理事会成员、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成员,以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成员。所获荣誉包括:V基金会转化研究奖、Lorenzo-Capussotti杰出贡献奖和Jonathan Kraft转化奖。

相关标签
胃癌
治疗
肿瘤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