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一个需要更多爱心、更多责任和担当的职业,有着太多不为人所知的付出。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每天面对喜怒无常的患者以及他...
精神科医生,一个需要更多爱心、更多责任和担当的职业,有着太多不为人所知的付出。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每天面对喜怒无常的患者以及他们失衡的内心世界。无边岁月,日复一日,精神科医生用奉献和守望,收获着不寻常的人生。
周先爱主任对各临床科室的运行病历进行质控
“睡不着不要太紧张,相信我,吃了药之后,今晚一定能睡个好觉。”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门诊诊室中,周先爱主任正耐心开导一位来院复诊的患者。“每次门诊坐诊,除看病外,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用药指导也非常重要。”周先爱主任告诉记者。
精神疾病与其他躯体疾病不同,不仅治疗周期长,而且很多患者就医之路异常曲折,家住吉林的陈女士(化名)就是这样。有着7年抑郁症病史的她,先后在长春、沈阳等各大专科医院诊治过,但一直没有好转。陈女士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愿接触人,整日忧愁不安,以泪洗面,甚至产生了自杀倾向。
在朋友的介绍下,陈女士来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在这里,她遇到了周先爱主任,也随之改变了自己的后半生。“了解患者病史,回顾治疗经过后,我又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为陈女士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周先爱主任告诉记者,治疗期间,心理支持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贯穿始终,并对陈女士的丈夫进行了相应的健康宣教,重建了家庭支持系统,健全了良好的治疗联盟关系。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陈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如今已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感觉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周主任,你不是救了我一个人,你是救了我们全家啊。”面对陈女士不远千里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周先爱主任在幸福感满满的同时,也再次回想起学校的告诫,“学医是个严谨的职业, 一脚站在医院,一脚站在法院。”为不断进步、不断提升,周先爱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不忘服务学习,积极争取到国内各大专科医院进修深造的机会,虚心学习精神科先进技术和理念。
“周主任,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一天深夜,周先爱主任接到了一个从美国打来的电话。“这是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国内学生,当时已经很晚了,但一听他的话,我整个人立马就警觉起来。”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周先爱主任与该学生建立了信任关系,耐心地听其倾诉,通过陪伴、共情、鼓励其主动情绪宣泄、支持、认知干预等心理疏导方式,不断安抚该学生的情绪,最终让其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挂断电话后,周先爱主任又第一时间联系该学生家长,告知了患者现在的病情、治疗方案及防范意外发生的措施,得到了患者家属的支持,为下一步治疗打好了基础。
“在患者迷茫时或要发生伤害行为时能第一时间想到我、联系到我,这就是信任;我能尽心地帮助到他们,这就是成功。”正如周先爱主任所说,“医贵乎精、仁术济世”乃医者之治学精神,也正是“尊重生命、人道为先”的仁爱之心,让周先爱主任30年来始终如一、尽心尽职。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