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内科 > 我武生物,十年匠心,以国内创造“定义”国际行业新标准

我武生物,十年匠心,以国内创造“定义”国际行业新标准

时间: 2018-08-20 11:5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志飞

  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机体受到某些物质刺激后发生的过激的免疫反应,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炎、结膜炎等。全球约25%的人口...

摘要:

  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机体受到某些物质刺激后发生的过激的免疫反应,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炎、结膜炎等。全球约25%的人口受到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影响。引起过敏的物质称为变应原(过敏原),常见的有尘螨、植物花粉、各类食物、药物、霉菌、蟑螂和动物毛皮等。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宣布检测变应原并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是单独可以影响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方法,并可防止新的过敏发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确定患者的变应原种类之后,患者与含该变种类变应原的制剂反复接触,剂量从低到高,至较好维持剂量,以此方式训练免疫系统,使得患者在接触变应原时不再发生过敏反应。变应原制品的活性是决定其疗效的最重要指标。在过去数十年来,各国科学家竭力研发有效的变应原制品活性计量方法,虽然相继出现了多种计量方案但均有缺陷因而无一被广泛应用。变应原制品生物活性标准化问题长期妨碍了脱敏领域的发展。

  曾有人以重量比容积(W/V)表示变应原提取物的浓度,进而判断变应原制剂的质量情况,但变应原的质量和提取过程会严重影响这个数据的准确度。还有一部分人选用生物单位(BU)和生物等效变态反应单位(BAU)来反映变应原制品的总活性效价的指标,以过敏患者直接皮试所起的“风团”大小进行评判,但“风团”的大小和变应原制剂的活性并没有直接线性关系。并且BU和BAU标准选用的病人样品量分别为20人和15人,其检测结果容易受入选病人和检测部位的影响。

  我武生物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检测变应原活性的血清混合物的方法,是截止目前评判变应原制剂活性最科学、精密、可重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至少300名对单种变应原中度过敏的患者制成的混合血清,给变应原的生物活性设计了一个通用、客观的“定量评分系统”。至少300名的患者数量减少了入选病人的个体影响,混合血清的定量方法解决了利用“风团”等指标定量难的问题。

  该方法在国内(200780046311)、美国(US 8263345)、欧洲(EP 2124064)及日本(P5033195)均已获得专利授权,已成为国际过敏原行业的技术标杆,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我武生物强调利用至少300名、优选500名、更优选1000名对单一变应原中度过敏的患者制成的混合血清作为“检测尺”,在研发、生产、质检中一直严格按照该项专利技术的要求,生产更稳定、更安全、更有效的产品。

相关标签
变态反应
治疗
技术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