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维,医师,1949年11月出生,河北乐亭人,出生于中医世家,系张仲元第四代传人,从小受家父及曾祖父(张仲元)“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的遗训,救死扶伤之德,造福黎明百姓。
张福维,医师,1949年11月出生,河北乐亭人,出生于中医世家,系张仲元第四代传人,从小受家父及曾祖父(张仲元)“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的遗训,救死扶伤之德,造福黎明百姓。
张氏医学世家闻名遐迩,在国内医学史上大放异彩。张氏医学始于清光绪年间,历经4代传承,医学名医辈出,传承铸就医学高峰,在方志、家谱中有医传可考者约59人,其中不少医家曾任太医院院使、御医等职,医学声名腾跃于大江南北,其中优秀的医家系张仲元,于清光绪、宣统年间供职于太医院,光绪年间官至太医院院使,后升迁太医院督办,为“花翎三品顶戴,督办清察管理太医院事务”。光绪四年至光绪二十一年,张仲元曾多次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诊病,是这一时期太医院最重要、最有名的御医。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太医院院使,也是国内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医院院使。
张福维自小天资聪慧,学习传统医学,专攻医学临床实践医术,其家学的渊源亦使他如虎添翼,其父是江南地区的一代名医,民主开明人士,十几岁就悬壶家乡,行医70余年,医道精深,尤以中医内科、妇科见长,深受广大患者的拥戴。
“父亲时常教导我们子女,人要学好,走正路,不要投机取巧。不管对什么人,都要一样看待。学医是个高尚的职业。行医,上能保祖国,下能保平安!父亲主张子女学医。子女们也都听从了父亲的教诲,一个个捧起了医生的饭碗。”
历经浓厚的医术氛围熏陶,张福维医学造诣精湛,深以解除普罗大众的疾苦为己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胃肠、肝胆、呼吸及妇科系统疾病。于1979年-1982年间,在南宁第二人民医院任职,后悬壶民间,扎根广西地区,多年从事义诊,专为贫困地区病患开展各项医疗诊治工作。
他为了方便病人,在家门口开了药价便宜的福堂药店,在药店里备了一些炭炉和药罐。当遇到生活穷困的病人,张福维主张不收诊金,在药方上加盖“免费给药”的图章,自备糖果给病人“过药”用。他关心病人,在候诊室特制了长而宽的凳让病人坐得舒服些。相传他在诊治一名重病人时,要求病人家属再请一名医生会诊,病家有些为难。他说救病人为重,会诊费由他付。另一位医生上门,他主动招呼,以谦虚的态度说明病情,征求意见。后来二人共同商讨医治方案,开出有效的方笺,服药后,病人得以康复。
“我从医40多年,希望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贡献绵薄之力。”张福维对专业、技术和服务的追求,对细节要求得近乎苛刻,对患者充满关爱的情怀。在国内医疗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济人于病痛之中的良医,更多的张福维,真正体察民众身体疾苦,实现医者仁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优化诊疗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