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内科 > 消炎药和抗生素该选谁?慢支治疗更推气片

消炎药和抗生素该选谁?慢支治疗更推气片

时间: 2017-12-28 13:0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萌萌

随着冬至来临,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对于慢支病人而言,这却意味着或发病、或加重,治疗和缓解症状的需求急剧增加。

摘要:

  随着冬至来临,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对于慢支病人而言,这却意味着或发病、或加重,治疗和缓解症状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由于慢性支气管炎中的这个“炎”字,导致许多患者把它当作是一种炎症,为了尽快摆脱咳嗽、胸闷等症状的折磨,使用大量消炎药治疗——这恰恰是慢支治疗最常见的误区。

  消炎药、抗生素、抗菌药,傻傻分不清楚

  为了能让广大群众加深了解,走出误区,记者日前采访了省医院呼吸科主任张芳,请他来为我们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张主任表示目前这一误区广泛存在于各种疾病患者用药时,一方面是对病情了解不足,药品区分不清,导致了错用;另一方面则是使用不当,如抗生素滥用。

  “首先,纠正一下,消炎药并不是药理学意义上的药物分类项目,而是一种民间昵称,规范的称呼应为抗炎药。”张主任介绍说,抗炎药指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或释放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使炎症得以减轻至消退,同时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缓解。

  “与抗炎药相比,抗生素并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细菌或真菌,是杀灭微生物的,这两者完全不同。严格来说,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等)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而抗菌药则还包括一些人工合成的如胺类药、喹诺酮类等,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张主任进一步表示,临床应用中,只有细菌感染才用抗菌药,而抗炎药并不能杀灭细菌,但可以减轻一些炎症的表现,所以有时会合用。

  “消炎药、抗生素、抗菌药都是人们常常会用到的药品,也是人们常常会误用的。如果将这三类药物混为一谈,不但会让病情得不到好转,还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例如,在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治疗用药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用药,特别是不能滥用抗生素。”张主任强调,只有真正的了解到了这三类药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帮助大家正确用药,避免药物错用、滥用。

  深入了解慢支,学会正确用药

  用药选择需因病而异,治疗慢支该用什么药,需要从了解其病理开始。

  据了解,慢支或老慢支都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简称,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愈转变而成。医学界认为,凡是一年当中有3个月咳嗽、咯痰、喘息现象,这种情况连续发作2年以上,而且咳嗽不是由于心肺等其它疾病所致,就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甚至可能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齐鲁制药呼吸道问题专家王金雪教授对记者介绍,其外因包括吸烟、病毒和细菌感染、理化因素(如大气污染、空气变化等)和过敏因素,内因则可能是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从以上病理机制可以看出,无论是抗炎药还是抗菌药、抗生素,都只能缓解慢支的部分症状,治标不治本。“慢支的病理很复杂,需要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如果盲目用药可能反而会延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王教授表示,慢支的治疗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老大难问题,数十年来,各方医疗工作者投入了大量精力物力去研究。

  “近年来,我们转变研究方向,实践‘以菌养病’原理,针对慢支,推出最新技术的纯生物制剂白葡奈氏菌片,商品名可能大家更熟悉,叫气片。”王教授介绍说,气片是采用现代生物发酵工艺精制而成的呼吸道免疫调节剂,治疗机理上采用以菌治病的全新免疫疗法:通过激活和调理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彻底消除咳痰喘症状,气片服用后平缓起效,不像激素、抗生素等化药那样药效剧烈,也不会产生肝肾毒性、耐受性及耐药性。此外,气片可以和多种针对症状的呼吸类药物联合使用,快速消除症状,真正提高免疫力。

  “气片为慢支治疗应用了新的治疗理念,通过激发自身免疫,既避免了传统药物的弊端,又能真正做到根除病症。”张主任在采访中也提到了气片。他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广大群众也应更新养科学的健康理念,学习基础医药知识,学会选择正确药物,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恢复健康。

相关标签
消炎药
抗生素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赴美就医 机构宣传的靶向药优势真的
赴美就医 机构宣传的靶向药优势真的适合你吗?

专注重大疾病的赴美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2016年中国赴美就医总人数多...[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