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心血管科 > 心血管 > 全天24小时动态监测 实现家庭精准血压管理

全天24小时动态监测 实现家庭精准血压管理

时间: 2016-10-09 14:1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娜娜

日前,第七届国内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论坛于成都成功举行。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与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代表齐聚成都。国内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论坛(CIMDR)。

摘要:

  欧姆龙亮相第七届国内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论坛

  日前,第七届国内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论坛于成都成功举行。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与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代表齐聚成都。国内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论坛(CIMDR)是由国内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CCFDIE)始创于2010年的国际性医疗器械法规论坛,在加强国内医疗器械监管法规政策的宣传、促进国际医疗器械监管及审评部门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等之外,由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给审查、审批和监督管理带来的挑战,该论坛更致力于推进新技术标准和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作为全球优秀的血压计品牌,欧姆龙全球技术开发统辖部首席负责人志贺利一博士受邀出席并担任“心脑系统器械论坛”演讲嘉宾。活动现场,志贺博士就“24小时连续测量血压脉搏设备的可穿戴化技术开发以及应用研究”与参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精准血压管理,24小时动态监测成趋势

  如今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血压升高,而且每年因高血压引发的心血管疾病致死人数900多万。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风险,促使社会各界大力投入这一全球性问题的预防与控制。随着血压计的普及、降压药的效果改进以及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地区的高血压控制率逐渐提升,但是我国的控制率仍不足10%。

  同时,假性高血压日益成为不被熟知的安全隐患。假性高血压多发现于老年、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患者,其中老年人假性高血压的检出率为40%,血压的假性升高现象还包括白大衣高血压、夜间单纯性高血压等。然而,若不能准确辨别真假性高血压,可能会导致正常血压的老年人被误诊为高血压,而接受不必要的降压治疗,或是患者本身虽有高血压,但血压值被高估,而导致过度的降压治疗,加重治疗负担的同时也埋下了健康风险。

  为此,考虑到情绪、运动、白大褂等因素对血压的干扰性,家庭血压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因更有利于高血压的精准诊断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够真实反映全天血压变化规律,展现白天与夜间血压水平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医生有效地评估患者血压情况,给以科学的诊断和用药指导。此外,24小时动态监测不仅有助于大幅提高对于轻度和临界高血压患者的检出率,还可帮助准确地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欧姆龙在业界首次成功实现了24小时每一脉搏的血压测量,开创了行业的先锋,进一步推进血压精准管理。

  创新品质科技,呵护家庭血压健康

  近年来,创新技术和移动医疗的发展,为血压监测的便捷性提供了更多可能。作为血压监测的重要工具——电子血压计,许多血压计生产商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确保有效实现24小时连续血压监测,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从中获益。

  目前,24小时连续测量血压有两种常见方式:一是需要的时候无论何时都可以测量的可穿戴式血压计;二是能够通过测量脉搏来连续测量血压的无创血压测量系统。作为血压计的优秀品牌,欧姆龙目前拥有完备的动态监测血压计产品平台,如Project Zero系列腕式电子血压计手表与HEM-6321T等前沿产品,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一直以来,欧姆龙不断从测量方法、算法、腕带、电子工学等维度寻求技术突破。在可穿戴技术领域,除了更进一步提升部件的超小型化技术,欧姆龙还开发出了独有的立体腕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推出整合测量、按压、立体腕带的W结构。在测量脉搏来测量血压技术领域,欧姆龙不仅根据动脉血管两点之间的脉搏传播时间完善了血压计的推测算法,还凭借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压力传感器芯片,实现了在动脉壁平坦的状态下利用外压测量内压,这样睡眠中由于较长时间呼吸停止之后含氧量降低引起的血压峰值也可以测量,进一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欧姆龙志贺利一博士表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品质承诺,欧姆龙希望每一个产品都能够在确保血压监测精准的基础上充分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并传递家庭血压管理的重要性及正确理念,守护家庭血压健康,为推动血压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己力。”

相关标签
监测血压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