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骨科 > 骨科 > 万万没想到 宝宝患上扁平足竟是妈妈选错了鞋

万万没想到 宝宝患上扁平足竟是妈妈选错了鞋

时间: 2016-06-07 16:4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娜娜

扁平足妈妈们一定听过吧,宝宝常会出现的一种症状,虽然小时候没有多大感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有一定的危害。

摘要:

  扁平足妈妈们一定听过吧,宝宝常会出现的一种症状,虽然小时候没有多大感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有一定的危害。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的宝宝患上扁平足的概率还是非常高,很多都是宝宝穿鞋不当引起的。鞋子的大小,软硬,面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走路,因为脚底神经非常多,如果长时间穿鞋不当,会导致走路姿势不对,从而引发扁平足。

  宝宝扁平足虽然不是病,但是到了青年、中年时期走路就会感到不适。在婴儿时期宝宝应该多做一些运动,改善足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足弓的发育。一旦发现宝宝的走路姿势不对,就应该及时纠正。正确选鞋可防扁平足后遗症,宝宝的脚掌发育非常快,妈妈应该及时给宝宝换合适的鞋子,同时要知道儿童足部成长的每个阶段的不同护理方法。

  宝宝穿鞋不当竟会引起这三大危害

  育儿专家表示,大部分的宝宝由于家长的疏忽,穿鞋不当影响宝宝的脚步发育,危害到宝宝的走路姿势穿鞋不当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

  1、宝宝的鞋子挑选不当易增加宝宝扁平足的概率。如果一双鞋子没有足弓撑托,宝宝容易扁平足。因为足弓太平,到了宝宝长大时候,明显就会感觉到不适。走路的姿势也会非常的难看。

  2、影响宝宝脚部育。宝宝脚还没发育全,各方面的功能还不像大人一样完善。宝宝的脚主要是靠软骨支撑,一旦穿鞋不当,就容易造成脚部形。鞋子太紧不好,容易勒紧宝宝的脚,太松了也容易使宝宝穿鞋易跌倒。

  3、宝宝穿鞋不当易影响宝宝食欲。太紧的鞋子会阻碍宝宝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易出现挑食的情况,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挑学步鞋看2条件:鞋底厚度+鞋面硬度

  宝宝的脚骨发育在婴儿时期发育非常迅速,鞋子不要太硬,布料最好是棉或者帆布羊皮的,这样不会刮伤宝宝稚嫩的皮肤,透气也是非常好的哦。即使宝宝奔跑,也会跑的比其他小朋友快。

  宝宝的学步鞋必须前面留有空间,大概一指宽左右,便于宝宝脚趾活动。宝宝的鞋底要有适当的软硬度,鞋底厚为5~10毫米,鞋底可以弯曲,这样对宝宝的足弓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学步鞋的鞋面一定要硬,免得硬物弄到宝宝的脚趾,影响宝宝走路。如果是夏天,妈妈尽量不要选塑料凉鞋,因为夏天温度很高,凉鞋易散发不好的气味影响宝宝的健康。

  给宝宝选鞋小心3大误区

  给宝宝挑鞋,既要考虑穿着的舒适性,又要符合生理发育特点,妈妈都会非常谨慎。不过,也有很多经验不足的妈妈容易换下面的3个误区。

  误区1:鞋底越软越好

  鞋底过软,不但不能有效地支撑脚掌,宝宝的脚易产生疲劳感,软硬适中的鞋子最重宝贝选软硬适中的鞋。科学的弯折部位应位于脚前掌的跖趾关节处。

  误区2:鞋帮面料越软越好

  在宝宝在快速行走时,如果鞋子太软,脚不能够被适当支撑,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也可能会养成不佳的走路姿势。应挑选后帮硬挺、包脚的帮面,以减少脚在鞋内活动的空间。

  误区3:宝贝的鞋买大不买小

  宝贝在16个月以内,每隔3个月小脚丫长0.5厘米;6-24个月,每隔4个月小脚丫长0.5厘米;3岁以后小脚丫的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妈妈不要有鞋子买大一点,宝宝可以多穿一段时间的想法。但也不可太小,避免诱发扁平足。脚与鞋子之间应该稍微有间隙,有利于空气隔热,增加儿童脚的灵活性,避免儿童受到过多束缚。

  如何正确护理宝宝脚部

  宝宝的小脚丫非常可爱,胖嘟嘟。宝宝小时候都是非常好动,贪玩,那么如何护理宝宝的小脚丫呢?

  首先宝宝的脚丫到处乱走乱爬,一定很脏,所以妈妈要注意脚丫的卫生,细心的为宝宝洗脚。脚丫布满汗腺,每天都会排出大量的汗液,会有很多的细菌繁殖,所有一定清洗干净。

  然后宝宝的鞋子容易脏,乱,湿;一定要及时更换晾干宝宝的鞋子,避免细菌感染或者患上脚气病,千万记住不要让宝宝穿湿鞋。如有必要,出门的时候给孩子准备两双鞋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不要让宝宝光着脚到一些路面比较不平坦的地方去,避免尖锐的地方容易刮伤宝宝的小脚丫,损伤皮肤。

相关阅读:

扁平足病因

扁平足症状

扁平足怎么办


扁平足疾病诊断

扁平足治疗方法

相关标签
扁平足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看一位老板如何用爱的文化办医院使诚
看一位老板如何用爱的文化办医院使诚信口碑享誉华中大地

  北京爱康集团董事长王东博士,是一名来自内蒙古的企业家。清华大学工商...[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