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药缺口达342种
2011年,一项对国内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一般有500多种,而医院廉价药缺口已高达342种。其中,212种药的价格在30元以下,130种药价格在10元以下,10元以下的短缺药中,5元以下的药品占了69%,3元以下的占42%。
记者在江城多家医院了解到,在医院消失的常用药主要有五类:
一是抗生素类:因为抗生素近年来的频繁使用,有一些抗生素对于大多数病原体疗效已经不是很好,就会逐渐被替换。另一方面,国家为了防止抗生素的滥用,规定三级医院只能有50种抗生素。因此不少医院取消了一些廉价的消炎药,如乙酰螺旋霉素片、诺氟沙星胶囊、麦迪霉素、红霉素等。
二是未中标:例如维U颠茄铝镁片(用于缓解胃痛、反酸、慢性胃炎)
三是厂家停产:例如甲巯咪唑片(甲状腺遏制剂),厂家给出的原因是,国家原料贵,厂家无法负担。
四是滞销药品:有一些非急救药品可用其他药品替代,购入后长期滞销,医院也会停止采购。例如酵母片。
五是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如牛黄解毒片的肝肾毒性较大,虽然有些药店依旧有售,但是一些医院已停止采购。
专家提议
保护“廉价药”的三种选择
新药的价格高企和“廉价药”的日薄西山,其实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同时考问着社会管理者在平抑药价上的作为。要保护“廉价药”,政府一般有三条道路可供选择。
其一是对药品生产进行行政干预和价格管制。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选择却往往会影响到药企的利润,伤害到它们的积极性,进而使资本从制药行业中撤退。最终伤害的是社会公众在医疗方面的总体福利。所以这种选择很可能是个下策。
第二种选择是进行转移支付,对药企或社会公众发放药品补贴。这个办法对于市场的影响要比第一种选择小,但所需资金巨大。而且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是税收,税收的来源是民众,这种选择也免不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之嫌。
第三种选择则是动用税收杠杆,对企业生产“廉价药”进行税收减免,以此引导市场加大供给。这应该是保护“廉价药”政策选择中的上策。但问题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对税收政策基本没有发言权。要等待国内性的税收政策出台,其快捷性、操作性、以及对各个地区具体情况的针对性,都不能不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大连口腔医院 药品查询 唐山男科医院 北京永安中医院 北京眼科医院 心理咨询 保健养生 内蒙古健康频道 国内名医百强榜 南昌男科医院 微微商城 上海长江医院 100医药网 健康养生网 前列腺 西安妇产科医院 兰州白癜风医院 慢严舒柠官网 北京针灸减肥 深圳妇科医院 健康网 深圳皮肤病医院 保健儿知识 上海胃肠医院 牛皮癣病因 广州妇科医院 南京无痛人流医院 朝阳市女子医院 痔疮治疗 东南网健康频道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