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以咖啡因、牛磺酸为主要抗疲劳成分的功能饮料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对疲劳起到缓解作用,但仅适合在疲劳状态下仍需工作的人群,且不能长期使用。”
近一年以来,除了运动饮料和特殊用途饮料之外,另一个新的功能饮料大类——美容保健饮料也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不仅有可口可乐公司等“洋品牌”前来抢滩市场,国内的不少药企也纷纷投身其中。这类饮料大多以中药饮品、美容饮品、纤体饮品等名目出现,种类繁杂,在其广告宣传语中,“下火”、“排毒”、“美肤”、“减肥”等功效宣传都屡见不鲜。“喝了一段时间,效果也算是有一些,不过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记者随机访问的一位正在购买美容饮料的消费者坦承只是被广告所吸引,并不清楚这类饮料是否真的可以产生美容的效果,“但应该也没有什么坏处吧,口味也还不错。”
抱有类似想法,“花钱买个心理安慰”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对此专家表示,其实只要日常饮食科学合理,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和均衡,就无需再额外饮用“保健饮料”。这类饮料中的纤维素、维生素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大都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获取。
“功能饮料”不能当作普通饮料来喝
虽然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个美国少女的案例属于偶然个例,但也都表示过量摄入咖啡因确实足以影响健康。“这类以咖啡因、牛磺酸为主要抗疲劳成分的功能饮料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对疲劳起到缓解作用,但仅适合在疲劳状态下仍需工作的人群,且不能长期使用。”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蒋卓勤强调,长期、过量饮用含咖啡因饮料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这类饮料不能当做普通饮料来喝,只有确有需求的人群才可以短时间内饮用。孕妇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不能饮用此类饮料。在红牛、启力、力保健等饮料的包装上,也都标明“每日不能超过两罐”。
运动量较小时不宜多喝
事实上,不仅是添加咖啡因和牛磺酸的特殊用途饮料不适合儿童,添加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同样不适合儿童饮用。运动饮料中的成分固然可以适量补充钙、钾、矿物质、电解质,且有利于保持身体的水分,但因为儿童往往运动量较小,过量补充这些成分,会加重孩子循环和调节的负担,过量饮用还会超过儿童消化系统和肾脏、肝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承受能力,给这些脏器带来损害。
邹某与周某在相识在舞厅,去年周某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去医院查出癌症晚期,...[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